[發明專利]一種使用龍須菜孢子育苗的繁殖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43062.0 | 申請日: | 2013-06-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9258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20 |
| 發明(設計)人: | 隋正紅;周偉;王津果;常連鵬;丁弘葉;胡依依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海洋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G33/00 | 分類號: | A01G3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000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使用 龍須菜 孢子 育苗 繁殖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海洋藻類的繁殖方法,特別涉及一種龍須菜孢子育苗的繁殖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龍須菜以營養繁殖的方式通過藻段夾苗進行栽培,在長期的栽培過程中,面臨一些問題:1所育種苗單一,受海區惡劣環境的影響發生遺傳變異、種質退化,不能保持母體優良的性狀;2大面積推廣所需良種來源問題。栽培所需苗種直接取自浮法加上采收的藻體,約占總產量的20-30%,而且降低栽培的利益;3長期面臨著高溫不能渡夏的問題,導致夏季以后種苗來源的限制與缺失,因而有人提出室內渡夏與冷庫保存的策略,但是如此龐大的藻體所占用的室內空間以及人工費用,讓人望而卻步;4龍須菜的栽培主要分布在南方的福建、廣州沿海,北方的山東榮成等地。待栽培季節來臨時,只能采用“南用北調”、“北用南調”的傳統方法,不完全統計運輸費用占到種苗費用的15%,耗費大量人力、物力;5海上育苗易受環境的影響,育苗不穩定,可控性差。
20世50年代,我國開始進行江蘺的人工栽培試驗;60年代初進行江蘺的采孢子育苗實驗,但至目前為止有關龍須菜的室內采孢子育苗未見任何報道;70年代我國研究成功了江蘺半人工育苗技術。80年代提出龍須菜異地栽培的思路,并于1988年12月在福建連江進行南移實驗初獲成功;90年代培育出龍須菜耐高溫新品系981,使得每畝龍須菜的產量達1000千克以上。03年開始中國漁業統計年鑒開始記載龍須菜產量,至06年漁業統計年鑒報道全國江蘺栽培規模已達5266公頃,年產量達98563t鮮品,位居世界前列,繼海帶、裙帶菜和紫菜在中國海藻栽培業中位居第四。下圖為歷年江蘺產量(主要為龍須菜):可知,總產量呈上升趨勢,但近年來增幅緩慢,分析原因主要為大面積推廣所需良種來源問題抑制栽培業蓬勃發展。
為促進龍須菜栽培能夠健康、穩定、持續的發展,解決龍須菜栽培中得實際遇到的問題,應著手于兩方面的工作,即:一建立遺傳上穩定的純系,實現良種化栽培,尤其是開發龍須菜耐高溫新品系,從根本上解決龍須菜不能渡夏的實際問題;二探索龍須菜采孢子育苗途徑,實現龍須菜由半人工向全人工育苗的轉變,實現龍須菜多元化栽培,解決龍須菜推廣所需大量苗種問題。其中,建立穩定純系,良種從篩選到鑒定,從室內研究到生產應用,從種質審定到驗收,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整個周期下來最快也要6-10年。單一的良種也不可能適應于所有栽培海區,并有退化的可能。而探索龍須菜新的育苗與栽培途徑是行之有效的途徑,且新技術一旦建立可長期使用,經久不衰!
目前,海帶、裙帶菜和紫菜三大栽培海藻都運用采孢子育苗的手段進行苗種的繁育,技術成熟、穩定性好、群眾基礎扎實、可參考性強。在整個過程中擬要解決的關鍵性問題為:附苗器的選擇,孢子放散的規律及影響條件,采孢子的室內操作性及相關影響因素,采苗后室內培養時間,育苗期的選擇,海區環境調查等等。
龍須菜為典型的同型世代交替生活史,有許多關于龍須菜孢子放散最佳條件的研究,研究表明龍須菜的四分孢子體(2n)可釋放四分孢子(n),果孢子體(2n)可釋放果孢子(2n);通過采孢子育苗的方法是可行的。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龍須菜孢子育苗的繁殖方法;
具體方法步驟如下:
1)孢子采集
將采集箱內注滿海水,下水層放置空白網簾,成熟的龍須菜通過水平夾苗的方式放于上水層且完全被海水覆蓋,所述采集箱頂部用保鮮膜密封,對網簾上的孢子每隔4小時進行跟蹤計數,在10*10放大倍率顯微鏡下,每個網簾上孢子密度達到40~50個/視野即可;
2)室內培養
將經過步驟1)的帶有孢子的網簾在室內培養1周~一個月,培養的溫度20~25℃;鹽度30‰;光照強度1000~4500lx,直至孢子長成盤狀體或剛開始直立生長;
3)海區掛養與時期控制
選擇近海內灣,水質清澈,風浪較小,鹽度28~33‰,溫度18℃~28℃的海區,水平掛養水深0.5米,每周清洗一次網簾,在水中涮洗使大部分淤泥掉落,3~4周即可長成幼苗。
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所述網簾采用在棉繩上涂樹脂的方法制成。
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所述網簾的制備方法為:
1)制作長方形網簾框2,在網簾框的四角各固定一個掛耳3;
2)用棉繩1在網簾框2上進行纏繞,制成網簾;
3)將樹脂均勻的涂到網簾的正面上;
4)網簾正面的樹脂凝固后,按照步驟3)在反面涂樹脂并待其凝固;
5)海水浸泡:將經過步驟4)后的網簾在海水中浸泡4-6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海洋大學,未經中國海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4306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高精度大電流驅動能力數模轉換電路
- 下一篇:低閾值電壓二極管的替代電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