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碳系導電油墨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242517.7 | 申請日: | 2013-06-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199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25 |
| 發明(設計)人: | 沈屆秋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凹凸彩印廠 |
| 主分類號: | C09D11/10 | 分類號: | C09D11/1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紀昌 |
| 地址: | 215211 江蘇省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導電 油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油墨,尤其涉及一種碳系導電油墨。
背景技術
導電油墨是一種重要的電子材料,其在我國具有巨大的市場,可廣泛運用于鍵盤、電子屏蔽、開關面板等領域。傳統的導電油墨均為油型油墨,其在使用過程中污染較大,且導電性能不佳,與基材結合力不強。隨著微電子行業的迅猛發展,對導電油墨的需求越來越多,對導電油墨的性能要求也越來越高。
發明內容
解決的技術問題: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導電性能良好、與基材結合力強、易固化、耐沖擊性高的碳系導電油墨。
技術方案:一種碳系導電油墨,其原料的質量份數組成為:導電碳黑20-30份、熱固性樹脂20-40份、溶劑40-60份、助劑2-8份。
所述熱固性樹脂為環氧樹脂、酚醛樹脂以及脲醛樹脂中的一種或幾種。
所述溶劑為水、醇以及乙酸酯中的一種或幾種。
所述助劑包括增塑劑、分散劑、偶聯劑及固化劑;所述增塑劑為甘油三醋酸酯或環氧化甘油三酸酯;所述分散劑為石蠟;所述偶聯劑為硅烷偶聯劑;所述固化劑為脂肪胺類固化劑或芳香胺類固化劑。
有益效果:本發明的碳系導電油墨具有良好的導電性能,采用硅烷偶聯劑增強了油墨與基材的結合力。本發明的碳系導電油墨易固化,耐沖擊性高,可廣泛應用于印刷線路板、電子儀器等產品以及防靜電領域。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的方式進一步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并不因此局限于下述實施例。
實施例1
導電碳黑??????????????????????20份
環氧樹脂??????????????????????25份
水????????????????????????????50份
甘油三醋酸酯??????????????????1份
石蠟??????????????????????????2份
硅烷偶聯劑????????????????????2份
脂肪胺類固化劑????????????????1份
根據上述各實施例中的原料質量份數,將各原料混合加入攪拌機中,攪拌30分鐘使原料混合均勻,再經三輥機研磨分散后得到成品。
實施例2
導電碳黑??????????????????????25份
酚醛樹脂??????????????????????22份
水????????????????????????????45份
甘油三醋酸酯??????????????????2份
石蠟??????????????????????????1份
硅烷偶聯劑????????????????????1份
脂肪胺類固化劑????????????????1份
根據上述各實施例中的原料質量份數,將各原料混合加入攪拌機中,攪拌30分鐘使原料混合均勻,再經三輥機研磨分散后得到成品。
實施例3
導電碳黑??????????????????????28份
環氧樹脂??????????????????????30份
水????????????????????????????48份
環氧化甘油三酸酯??????????????1份
石蠟??????????????????????????1份
硅烷偶聯劑????????????????????2份
脂肪胺類固化劑????????????????1份
根據上述各實施例中的原料質量份數,將各原料混合加入攪拌機中,攪拌30分鐘使原料混合均勻,再經三輥機研磨分散后得到成品。
實施例4
導電碳黑??????????????????????22份
環氧樹脂??????????????????????26份
水????????????????????????????50份
甘油三醋酸酯??????????????????2份
石蠟??????????????????????????1份
硅烷偶聯劑????????????????????1份
芳香胺類固化劑????????????????2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凹凸彩印廠,未經蘇州凹凸彩印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4251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自動吸痰型人工氣道及其構成的吸痰系統
- 下一篇:液壓轉運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