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齒輪精加工裝置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42335.X | 申請日: | 2013-06-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8638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1 |
| 發明(設計)人: | 周春梅;來小麗;郭培全;王守仁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英才學院 |
| 主分類號: | B23F19/02 | 分類號: | B23F19/02 |
| 代理公司: | 濟南誠智商標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銀 |
| 地址: | 250000 山東省濟南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齒輪 精加工 裝置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齒輪精加工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齒輪精加工方法,并提供一種齒輪精加工裝置。?
背景技術
齒輪傳動機構常常應用于自動化設備中,對其形狀、尺寸、表面質量要求較高,需要進行精加工。為了提高齒輪的運動精度、耐磨性和使用壽命等,需要對齒輪進行淬火處理以提高其硬度。齒輪精加工是在淬火后完成的,一般采用機械打磨的方式進行,例如磨床磨削,因此對淬火后的齒輪進行精加工需要超硬刀具,刀具成本高。常用的齒輪精加工方法普通的刀具、普通的加工參數無法完成。在高精度多軸數控銑床上也常采用銑削加工代替磨削精加工,而銑削加工的表面質量不高。對于高質量傳動要求的場合,需要進行研磨。?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出的精加工方法是通過齒輪和磨料之間的接觸采用范成法原理進行磨削加工,表面粗糙度Ra值至少可以達到0.01μm級別的表面精度。?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齒輪精加工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體、齒輪、第一齒輪軸、第二齒輪軸、第一齒輪軸固定與調節總成和第二齒輪軸定位總成,?
所述箱體是其他零部件的安裝基礎,在箱體的左右側壁上皆設有長條孔和軸孔,且其內腔中盛放油液和磨料混合物,且其內腔中盛放至少浸沒齒輪三分之二的油液和磨料混合物,是整個裝置的支撐;?
所述第一齒輪軸兩端通過軸承固定在所述第一齒輪軸固定與調節總成中;?且在第一齒輪軸上至少設有一個固定待加工齒輪的工位;?
所述的第一齒輪軸固定與調節總成包括軸承蓋板、軸承、滑動軸承座、密封墊片、定位螺釘和彈簧頂珠機構,所述軸承蓋板固定在所述箱體側壁上并將所述側壁上的長條孔完全蓋住,安裝有軸承的所述滑動軸承座套在軸承蓋板中的滑槽中,在所述軸承蓋板中設有一個沿長條孔方向布置的定位螺釘,在所述彈簧頂珠機構和滑動軸承座之間設置彈簧頂珠機構;所述彈簧頂珠機構包括彼此連接的彈簧和鋼珠,所述鋼珠抵靠在滑動軸承座上,所述彈簧另一端固定在定位螺釘上。?
所述第二齒輪軸兩端通過軸承組件固定在所述第二齒輪軸定位總成中;且在第二齒輪軸上至少設有一個固定待加工齒輪的工位;?
所述第二齒輪軸定位總成包括軸承組件、墊圈和軸承端蓋,所述軸承組件、墊圈和軸承端蓋依次固定在軸孔所在的箱體側壁上;用于定位安裝需要精加工的齒輪工件,并起到密封的作用。?
將所述齒輪兩端分別安裝在所述第二齒輪軸定位總成中,所述第二齒輪軸的一端通過聯軸器與動力源連接。?
所述第一齒輪軸和第二齒輪軸上的齒輪工件進行嚙合配合。?
在所述箱體上設有一個箱蓋。?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彈簧頂珠機構使得兩齒輪貼合部位始終嚙合在一起,模擬齒輪機構實際運行情況,此時,通過齒輪與齒輪的嚙合帶動箱體內的油液和磨料混合液在嚙合處縫隙內流動,通過嚙合力、摩擦力與液體流動力等共同作用起到研磨作用。?
所述定位螺釘和軸承蓋板之間設有刻度指示裝置。通過同時調節箱體兩側面的第一齒輪軸固定與調節總成使兩齒輪工件嚙合。調節第一齒輪軸固定與調節總成上的刻度調整定位螺釘在側面刻度盤上的位置,推動彈簧頂珠機構壓緊第一齒輪軸的軸承座,起到調整第一齒輪軸位置的作用,同時調整箱體兩側面?的第一齒輪軸固定與調節總成上的刻度保持一致,來確保第一、第二齒輪軸的平行度。?
一種齒輪精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
準備兩個齒輪毛坯件,將經過粗加工、半精加工獲得需要精加工的齒輪毛坯件待用;?
步驟二:?
將步驟一中的兩個齒輪毛坯件分別安裝固定到第一齒輪軸和第二齒輪軸上,讓兩齒輪毛坯件正確嚙合;?
步驟三:?
調節所述第一齒輪軸固定與調節總成中的定位螺釘使得兩齒輪毛坯件嚙合力度符合研磨要求;通過彈簧壓力實現中心距可調滿足精加工不同尺寸齒輪以及齒輪精加工過程中切削余量改變的需求;?
步驟四;?
在箱體內放入由油液、磨料組成的混合流體,此流體起到磨削、潤滑等作用;箱體內油液、磨料組成的混合流體至少浸沒三分之二的齒輪;?
步驟五:?
接通動力源帶動齒輪運轉,磨料在齒輪轉動力的作用下和油液一起在兩齒輪毛坯件之間流動,實現對齒輪研磨加工,隨著精加工的進行,當齒輪之間的間隙與磨料粒度相適應時,彈簧彈性力推動第一齒輪軸到達極限位置,精加工結束。?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英才學院,未經山東英才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42335.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