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CoMP協作簇、CoMP用戶劃分方法及頻譜資源分配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41772.X | 申請日: | 2013-06-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38519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2-08 |
| 發明(設計)人: | 李巍海;鐘昕誠;俎云霄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郵電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W72/04 | 分類號: | H04W72/04;H04W72/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王瑩 |
| 地址: | 100876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comp 協作 用戶 劃分 方法 頻譜 資源 分配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無線通信領域,尤其涉及一種CoMP協作簇及CoMP用戶劃分方法及資源分配方法。
背景技術
協同多點傳輸技術CoMP(Coordinate?Multiple?Point)是LTE-Advanced關鍵增強型技術之一,可以在多個小區間共享信道信息和數據信息,優化多個小區的整體系統性能。
如圖1所示,所述CoMP協作簇由來自三個相鄰的小區的三個扇區構成;構成所述協作簇的扇區包括扇區1、扇區2以及扇區3;所述相鄰三個小區內分別設有基站1、基站2以及基站3。如用戶1為在該CoMP協作簇下的CoMP用戶,則其在進行通信時,基站1向扇區1內發射信號、同時基站2向扇區2內發射信號且同時基站3向扇區3內發射信號。這樣用戶1接收到的信號增益高,信號質量好。
顯然這種劃分方法,小區中的用戶僅存在著三個扇區構成的協作簇下CoMP用戶或非CoMP用戶,顯然不利于通信的吞吐量、資源的最優調配。
發明內容
(一)發明目的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了旨在提供一種提高邊緣用戶吞吐量的情況下,盡可能地優化小區的平均吞吐量,提高資源調度的公平性的CoMP協作簇、CoMP用戶劃分方法及頻譜資源分配方法。
(二)技術方案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CoMP協作簇,設置在三個相鄰的小區內;每一所述小區以基站為中心等分為三個扇區,包括第一協作簇以及第二協作簇;
所述第一協作簇由位于不同所述小區的三相鄰扇區構成;基站在構成第一協作簇的三個扇區內同時向所述第一協作簇的CoMP用戶發送信號;
所述第二協作簇由位于不同小區中兩相鄰扇區構成;基站在構成第二協作簇的兩個扇區內同時向所述第二協作簇的CoMP用戶發送信號。
優選地,所述小區為六邊形小區;所述基站上設有分別朝向三個扇區的智能天線矩陣。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CoMP用戶劃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用戶根據接收的信號分別計算其在非CoMP通信模式下的信噪比SINRno-CoMP以及在第一協作簇的CoMP通信模式下的信噪比SINRthree-CoMP;
步驟S2:用戶判斷SINRthree-CoMP是否不小于三倍SINRno-CoMP,
若是則其為第一協作簇CoMP用戶,通信時基站在構成第一協作簇的三個扇區內同時向所述第一協作簇的CoMP用戶發送信號,
若否則進入步驟S3;
步驟S3:用戶計算在第二協作簇的CoMP通信模式下的信噪比SINRtwo-CoMP;
步驟S4:用戶判斷SINRtwo-CoMP是否不小于兩倍SINRno-CoMP,
若是則該用戶為第二協作簇CoMP用戶,通信時基站在構成第二協作簇的兩個扇區內同時向所述第一協作簇的CoMP用戶發送信號,
若否則該用戶為非CoMP用戶,通信時基站向其所在扇區發送信號;
其中,所述第一協作簇由位于不同小區中三相鄰扇區構成;
所述第二協作簇由位于不同小區中兩相鄰扇區構成。
進一步地,還包括步驟S5:
用戶將劃分結果返回基站。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頻譜資源分配方法,用于如上所述的CoMP協作簇中,每一小區內的頻譜資源分配為第一頻譜資源、第二頻譜資源以及第三頻譜資源;
所述第一頻譜資源用于第一協作簇CoMP用戶通信;
所述第二頻譜資源用于第二協作簇CoMP用戶通信;
所述第一頻譜資源用于非CoMP用戶通信。
優選地,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基站分別計算每一頻帶上CoMP用戶的調度優先因子pc、第一扇區內的CoMP用戶的調度優先因子p1、第二扇區內的CoMP用戶的調度優先因子p2以及第三扇區內的CoMP用戶的調度優先因子p3;
步驟2:基站判斷同一頻帶的調度優先因子之間是否存在3pc≥p1+p2+p3,
若存在則該頻帶為第一頻譜資源;
若不存在則進行步驟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郵電大學,未經北京郵電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4177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