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建立老年癡呆癥動物模型的方法、專用藥液及給藥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241334.3 | 申請日: | 2013-06-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8498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1 |
| 發明(設計)人: | 翟榮偉;胡新天;馬原野;楊上川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61K31/045 | 分類號: | A61K31/045;A61K31/08;A61M31/00 |
| 代理公司: | 昆明科陽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53111 | 代理人: | 李行健 |
| 地址: | 650000 ***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建立 老年 癡呆癥 動物 模型 方法 專用 藥液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神經科學技術領域,具體涉及非人靈長類阿爾茨海默病動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專用藥液及給藥裝置。
背景技術
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即老年癡呆癥。據統計,2005年我國65歲以上人口已經超過1億,具有世界最為龐大的老年人群。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老年癡呆癥的發病率正日益增多。它是當前世界上的“流行病”之一,在發達國家也被列為最常見的死亡原因之一。老年癡呆癥病人的主要臨床表現為記憶障礙,認知能力下降,甚至意識模糊。其主要病理表現為神經元細胞間隙出現β-淀粉樣蛋白沉積以及神經元內出現神經原纖維纏結。AD自1906年發現并命名以來至今其發病機制尚不清楚,且臨床確診困難。探索和應用理想的動物模型進行相關機理研究是AD研究中的重要內容,這也是目前AD病因、病理研究、治療藥物研發以及臨床診斷與治療有待突破的難點。
目前,制作AD動物模型的常用動物有非人靈長類、狗、貓、兔和鼠等。非人靈長類與人類最為接近,其腦結構、腦血管分布及神經生物學特性與人十分相似。并且,非人靈長類動物模型較嚙齒類動物模型可以更好的模擬AD的病理變化(鄭元元,孫蘭.?阿爾采末病非人靈長類動物模型[J].中國藥理學通報.2005,21:649–653)。但是目前非人靈長類模型制作還不夠完善,那些報道出來的建模方法中尚無能夠準確地模擬出人類AD的主要病理特征。
非人靈長類AD模型的研究概況與不足。
在非人靈長類中,恒河猴(別名獼猴,學名Macaca?mulatta)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非人靈長類實驗動物(non-human?primate,?NHP),其神經生物學特性與人類非常相似,成為老年醫學研究的理想實驗動物(Price?DL,?Sisodia?SS.?Cellular?and?molecular?biology?of?Alzheimer’s?disease?and?animal?models.?Annu?Res?Med,?1994,?45,?435-436),在AD研究中起著重要作用。
1.自發模型的研究
AD是一個年齡相關的疾病,衰老因素在其發病過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衰老所特有的病理生理變化,是用年輕動物制作的動物模型所不能替代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4133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