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智能食堂打卡機的語音識別及指紋結算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40792.5 | 申請日: | 2013-06-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7386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25 |
| 發明(設計)人: | 史麗麗;郭銀洲;崔福東;朱煜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北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7G1/14 | 分類號: | G07G1/14 |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業大學專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王鮮凱 |
| 地址: | 710072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 食堂 打卡機 語音 識別 指紋 結算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食堂打卡機的結算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智能食堂打卡機的語音識別及指紋結算方法。
背景技術
像學校這種機構的食堂一般開飯時間比較固定,造成同一時間食堂客流量迅速增加,食堂窗口排隊人數眾多,提高食堂窗口服務效率就成為緩解上述問題的關鍵措施。
目前,很多大型食堂在售飯窗口采用IC卡刷卡裝置,該裝置的主要結構包括:卡機主控制器、刷卡裝置、鍵盤、LED顯示屏,其中刷卡裝置、鍵盤、LED顯示屏與卡機主控制器連接,數據信息由卡機主控制器處理和管理。但是這種傳統的打卡裝置存在三個不足之處:①在打飯過程中,服務人員需要在嘈雜的環境中識別出就餐者的就餐需求,還要記憶食物價格,不僅效率低下,而且加重了服務人員工作負荷;②IC卡體積較大,攜帶不方便;③忘記攜帶或者丟失IC卡,會給就餐帶來諸多麻煩。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食堂打卡機的結算方法效率低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智能食堂打卡機的語音識別及指紋結算方法。該方法通過聲源定位判斷顧客是否在有效范圍內,如果聲源有效就將顧客的聲音提交至卡機服務器,通過卡機服務器的語音識別軟件,提取有效的需求信息,并將該需求信息以及所對應的消費金額返回值卡機終端。指紋結算時,首先采集顧客的指紋,然后將采集的指紋上傳至卡機服務器,卡機服務器的指紋識別軟件將該指紋與指紋數據庫的指紋進行對比,如果對比成功且該指紋所對應的賬戶余額足夠支付消費金額,則進行扣款操作,同時將結果反饋給卡機終端。可以提高食堂打卡機的結算效率。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智能食堂打卡機的語音識別及指紋結算方法,其特點是采用以下步驟:
步驟一、聲音傳感器A1,A2,O在不同時間接收到同一顧客的聲音,根據接收到聲音時間的不同,由卡機主控制器計算顧客與三個聲音傳感器之間的距離差;根據距離差,計算顧客的位置坐標。
步驟二、根據步驟一得到的顧客位置坐標,判定顧客位置是否在預先定義的有效范圍內。如果在,則該顧客為有效顧客,繼續執行步驟三;否則忽略該顧客,跳轉至步驟一。
步驟三、通過卡機主控制器將語音信息提交至卡機服務器,卡機服務器通過語音識別軟件識別出有效的消費需求,計算顧客消費的總金額,并將該金額返回至卡機終端,顯示在LED顯示屏上。
步驟四、如果顧客選擇指紋打卡結算,則首先需要在指紋采集模塊進行指紋采集,卡機主控制器采集指紋圖像,并對圖像進行去噪聲預處理;卡機主控制器從經過預處理的圖像中提取指紋特征,然后將指紋信息上傳至卡機服務器;卡機服務器將卡機主控制器提供的指紋與指紋數據庫的指紋進行比對,如果比對成功且指紋所對應的賬戶余額足夠,則實施扣款操作,如果不成功則通過LED顯示屏給出提示,并通過蜂鳴器給予警告提醒。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該方法通過聲源定位判斷顧客是否在有效范圍內,如果聲源有效就將顧客的聲音提交至卡機服務器,通過卡機服務器的語音識別軟件,提取有效的需求信息,并將該需求信息以及所對應的消費金額返回值卡機終端。指紋結算時,通過采集顧客的指紋,然后將采集的指紋上傳至卡機服務器,卡機服務器的指紋識別軟件將該指紋與指紋數據庫的指紋進行對比,如果對比成功且該指紋所對應的賬戶余額足夠支付消費金額,則進行扣款操作,同時將結果反饋給卡機終端。提高了食堂打卡機的結算效率。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智能食堂打卡機的語音識別及指紋結算方法所涉及的聲源位置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智能食堂打卡機的語音識別及指紋結算方法所涉及的聲源位置坐標。
圖3是本發明智能食堂打卡機的語音識別及指紋結算方法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3。本發明智能食堂打卡機的語音識別及指紋結算方法具體包括識別顧客位置、判定顧客位置有效性、識別顧客消費需求以及指紋打卡結算四個步驟:
步驟1:聲音傳感器A1,A2,O在不同時間接收到同一顧客的聲音,假定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ν,三個傳感器A1,A2,O接收到聲音信號的時間分別為t1,t2,t3,且假設t1>t3>t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北工業大學,未經西北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4079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