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適用于山地城市沖刷徑流處理的下凹式綠地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40688.6 | 申請日: | 2013-06-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9091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1 |
| 發明(設計)人: | 古勵;何強;丁昌龍;郭顯強;潘龍輝;艾海男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3F5/10 | 分類號: | E03F5/10 |
| 代理公司: | 重慶大學專利中心 50201 | 代理人: | 唐開平 |
| 地址: | 400044 ***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適用于 山地 城市 沖刷 徑流 處理 下凹式 綠地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山地城市降雨徑流控制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適用于山地城市沖刷徑流處理的下凹式綠地。
背景技術
城市降雨徑流已成為城市河流與湖泊等受納水體的第三大污染源。近年來,利用人工濕地系統、快速滲濾系統以及土壤含水層處理系統等處理方式,削減地表水污染及城市降雨徑流污染的研究受到廣泛關注。下凹式綠地是一類結構特殊的綠地,其高程低于路面,內設高程低于路面但高于綠地的雨水口,下凹式綠地可匯集周圍道路、屋面等降雨徑流,前期徑流滲入地下,后期徑流蓄積于綠地中,超過下凹式綠地蓄滲容量的徑流經雨水口進入城市市政管網。在初期城市降雨徑流的面源污染控制方面取得了較好的實踐應用效果。
山地城市由于其特有的地形構造,降雨過程中的形成的雨水徑流流速較大,水力沖刷作用明顯。下凹式綠地作為一種高效源頭面源污染蓄留及處理系統,對初期降雨徑流的面源污染控制效果明顯,但其處理水量有限,中后期雨水與初期雨水相比,污染物含量大大降低,且其水量較大,已超出下凹式綠地的處理能力,雨水徑流帶來的持續的強力水力沖刷將不可避免的造成下凹式綠地系統結構的破壞,日積月累,最終將導致下凹式綠地系統功能的破壞甚至完全喪失。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提供一種適用于山地城市沖刷徑流處理的下凹式綠地,它能將初期雨水與中后期雨水徑流分流,保護下凹式綠地不受強降雨的破壞。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通過這樣的技術方案實現的,它包括下凹式綠地和下凹式綠地植物,還包括雨水收集邊溝、雨水分流裝置和進水緩沖裝置,雨水收集邊溝設置在下凹式綠地外圍的雨水匯流地段,雨水分流系統位于雨水收集邊溝末端,雨水分流系統的一個分支連通進水緩沖裝置,雨水分流系統的另一個分支為雨水泄洪邊溝,進水緩沖裝置位于下凹式綠地中。
由于本發明設有雨水分流裝置,實現了初期雨水徑流與中后期大流量雨水徑流的分流,初期雨水進入下凹式綠地,中后期雨水徑流分流至市政管道。經分流處理后,一方面提高了下凹式綠地對污染物含量較高初期雨水徑流的處理效率,充分發揮了其在城市降雨面源污染控制方面的突出作用;另一方面又可有效避免了中后期大流量雨水對下凹式綠地后的持續水力沖刷,大大提高了下凹式綠地的使用期限及環境適應性。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實現了初期雨水與中后期雨水徑流分流,保護下凹式綠地不受強降雨的破壞。
附圖說明
本發明的附圖說明如下:
圖1為本發明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雨水分流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中:A.雨水分流裝置;?1.雨水收集邊溝;2.進水緩沖裝置;3.下凹式綠地;4.下凹式綠地植物;6.混凝土邊溝壁;7.導流擋板;8.隔水塊;9.隔水折板;10.擋板彈簧;11.分流混凝土壁;12.下凹式綠地進水口;13.雨水泄洪邊溝;14.擋板轉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和圖2所示,本發明包括下凹式綠地3和下凹式綠地植物4,還包括雨水收集邊溝1、雨水分流裝置A和進水緩沖裝置2,雨水收集邊溝1設置在下凹式綠地3外圍的雨水匯流地段,雨水分流系統A位于雨水收集邊溝1末端,雨水分流系統A的一個分支連通進水緩沖裝置2,雨水分流系統A的另一個分支為雨水泄洪邊溝13,進水緩沖裝置2位于下凹式綠地3中。
如圖3所示,上述雨水分流裝置A包括分流混凝土壁11和導流擋板7,分流混凝土壁11位于雨水收集邊溝1末端,且介于雨水收集邊溝1兩壁之間,將雨水收集邊溝1出口隔分為下凹式綠地進水口12和雨水泄洪邊溝13,導流擋板7設置在雨水收集邊溝1的混凝土邊溝壁6內側,且橫擋在下凹式綠地進水口12之前,導流擋板7與分流混凝土壁11的頂端留有流水口。
如圖3所示,上述分流混凝土壁11前端設有擋板轉軸14和擋板彈簧10,擋板轉軸14上裝有隔水折板9,隔水折板9在擋板轉軸14處形成彎折,隔水折板9的一面位于雨水泄洪邊溝13,另一面位于下凹式綠地進水口12,擋板彈簧10的一端作用在隔水折板9的雨水泄洪邊溝一面的活動側,擋板彈簧10的另一端固定在分流混凝土壁11上,在雨水收集邊溝1出口的兩個拐角處分別安裝有隔水塊8,隔水折板9的兩個端中任一個與其相對的隔水塊8接觸密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大學,未經重慶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4068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車床機頭打磨裝置
- 下一篇:一種新型復合液壓機鉸鎖模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