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十億像素視頻采集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240409.6 | 申請日: | 2013-06-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8148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04 |
| 發明(設計)人: | 戴瓊海;梁鼎;劉燁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清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N5/225 | 分類號: | H04N5/225;H04N5/265;G03B15/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張大威 |
| 地址: | 100084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十億 像素 視頻 采集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光學成像、數字圖像處理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十億像素視頻采集裝置。
背景技術
全景拼接是指通過相機對同一場景的不同局部拍攝一組照片,然后合成為一幅大幅照片的技術。全景拼接技術解決了普通照片分辨率小、視野局限的問題。
全景照片的制作一般需要一部相機、三腳架或云臺、全景拼接軟件。將相機固定于云臺,每拍一張照片移動一定角度,使新的畫面與上一張照片有部分重疊即可,一般采用按行掃描的方法,拍攝n行m列張照片,通過Adobe?photoshop、Microsoft?ICE等商業軟件進行后期處理合成一張完整的照片。
以往全景成像局限于照片拍攝,只適合靜態場景的拍攝,當畫面中有運動目標,例如拍攝人民大會堂開會全景,有人會出現在連續拍攝的兩張圖片中,而他的動作很可能是不一樣的,從而造成拼接錯誤,而且全景照片不像視頻能提供更多的信息,此外,全景拼接是一項耗時費力的工作,制作一幅全景照片往往需要幾十分鐘拍攝以及復雜的后期處理。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上述技術問題之一或至少提供一種有用的商業選擇。為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視場角大、分辨率高的十億像素視頻采集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十億像素視頻采集裝置,包括:主透鏡;和相機陣列,所述相機陣列呈球面分布,球心位置為所述主透鏡所在處,所述相機陣列包括陣列支架和多個相機單元,其中所述陣列支架具有多個圓孔,所述圓孔用于安置固定所述相機單元。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主透鏡直徑為12cm,厚度為12cm。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陣列支架為半徑30cm的球面,所述陣列支架上分布有107個圓孔。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相機單元的數目小于或等于所述圓孔的數目。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相機單元具有USB3.0接口,用于視頻圖像輸出。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相機單元的分辨率為800-1200萬像素。
綜上所述,本發明將超過100個相機擺放成陣列,前端通過透鏡將場景投射到每個相機鏡頭,每個相機作為一個單元采集到畫面的一部分,通過軟件合成為完整的高達10億分辨率的畫面,實時呈現在屏幕上,并通過放大和縮小可以看到詳細的局部和廣闊的視角,解決了視場角和分辨率的矛盾,具有視場角大、分辨率高的優點。
本發明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發明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本發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圖1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十億像素視頻采集裝置的結構框圖;
圖2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十億像素視頻采集裝置的光路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發明,而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順時針”、“逆時針”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發明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在本發明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清華大學,未經清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4040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