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機械駐車的二檔純電動汽車減速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39426.8 | 申請日: | 2013-06-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7747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04 |
| 發明(設計)人: | 邱永華;須俊健;王彥斌;魏子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汽車變速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H37/08 | 分類號: | F16H37/08;F16H63/34 |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達專利事務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錫麟 |
| 地址: | 201822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機械 二檔 電動汽車 減速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的是一種車輛傳動裝置技術領域的系統,具體是一種可機械駐車的二檔純電動汽車減速器。
背景技術
在能源和環保的壓力下,節能環保已經成為了社會各界所共同關注的焦點。“十一五”以來,我國提出“節能和新能源汽車”戰略,政府高度關注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產業化,新能源汽車成為未來汽車的發展方向。“十二五”期間,我國新能源汽車正式邁入產業化發展階段。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及關鍵零部件技術整體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已成為目前及未來汽車行業發展中必須重點解決的核心課題。
減速箱作為新能源汽車上的核心零部件,不僅對其外觀、噪音、安全性等方面有高標準的要求,對其使用性能的要求更加嚴格。當前,新能源減速器的類型有很多種,如:2+1檔位變速箱、帶有駐車電機及駐車機構的變速箱等,且已經應用到相應的整車中。然后這些變速箱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足,如制造成本高、噪音值大、結構復雜、安全性較差等。這就需要對原有系統進行結構改進,以促進性能改善。
經過對現有技術的檢索發現,中國專利文獻號CN101817307,公開日2010-09-01,記載了一種電動汽車動力總成,其中動力傳動系統包括齒輪傳動系統、自動換擋系統和自動駐車系統;所述的動力傳動系統還包括自動變速器控制器、驅動電機控制器,所述的自動駐車系統包括P擋電機、P擋棘爪、P擋棘爪壓板、彈簧預緊機構、P擋軸、P擋蓋板、P擋位置檢測桿、P擋位置傳感器,通過這些機構,可以在掛上P擋時讓棘輪處于鎖止狀態,從而讓車輪抱死,摘下P擋時解開棘輪,車輪可以自由旋轉。但是,該技術的換擋系統和駐車系統結構復雜,設計成本較高,且依賴電動控制,電動駐車制動的可靠性較差,長時間使用會導致其穩定性差,影響變速箱的正常運轉。
另外,中國專利文獻號CN101973209,公開日2011-02-16,記載了一種汽車自動變速器的駐車機構,包括與差速器殼體相連的駐車棘輪、可與駐車棘輪嚙合的駐車棘爪、以及鉸接在車體上的定位軌板,所述的駐車棘爪通過回轉軸鉸接在車體上,所述的駐車棘輪、駐車棘爪和定位軌板位于同一平面內,所述的定位軌板上鉸接有推桿,所述的推桿上依次套設有滑移件和一端能抵靠在滑移件端部的彈簧,所述的滑移件在一壓桿的作用下與駐車棘爪抵靠,當所述的定位軌板轉動時所述的滑移件能推動駐車棘爪,使駐車棘爪卡入駐車棘輪的棘齒內。但該現有技術沒有公開其他檔位的換擋機構,且其駐車系統換檔行程有限,對檔位的介紹不夠清晰,相對來說其駐車機構的結構不夠輕便、簡單。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機械駐車的二檔純電動汽車減速器,能夠實現P、D、N檔位之間的自由切換以及機械駐車。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發明涉及一種機械駐車的二檔純電動汽車減速器,包括:輸入機構、輸出機構、差速器、駐車機構、棘爪、回轉軸和拉索機構,其中:輸入機構與整車電機相連,輸出機構分別與輸入機構和差速器相連;拉索機構分別與整車換擋機構和駐車機構相連,棘爪設置于回轉軸上,制動時,棘爪的兩側分別與駐車機構和差速器相接觸。
輸入機構、輸出機構分別通過軸承設置于減速器前殼體、后殼體的軸孔中;差速器通過錐軸承設置于前殼體、后殼體中;駐車機構固定于后殼體中;回轉軸固定于減速器后殼體中。
所述的拉索機構包括:支架、第一搖臂、第二搖臂、第三搖臂和第四搖臂,其中:第一搖臂與駐車機構相連,第四搖臂的一端與整車換擋機構相連,第二搖臂兩端的球窩結構分別與第三搖臂的球頭結構、第一搖臂的球頭結構相配合,支架的徑向孔的兩端分別設置第三搖臂和第四搖臂。
所述的駐車機構包括:托架總成、框架和換擋元件總成,其中:框架設置于托架總成的外部,換擋元件總成的一端設置于托架總成上,另一端與拉索機構相連,制動時,托架總成與棘爪相配合以帶動棘爪。
所述的托架總成包括:壓力滾子、封蓋和托架板,其中:封蓋與框架底部相接觸,托架板與封蓋之間由兩個壓力滾子固定,制動時,壓力滾子與棘爪相配合以帶動棘爪。
所述的換擋元件總成包括:調整搖臂和與之相連的導向桿,導向桿外配彈簧后穿過托架總成的托架板并與其過盈配合以固定。
所述的托架總成上有卡扣件,框架上有卡扣槽,卡扣件和卡扣槽配合。
所述的棘爪上的一側為與駐車機構相配合的滾珠側,相對側為差速器相配合的棘輪側,棘爪和銷子相接觸,靠近銷子的一側為滾珠側,銷子在換擋時可沿著封蓋內部的行程槽滑動以限制換擋行程。
機械制動時,壓力滾子與棘爪相配合以帶動棘爪;非駐車檔位時壓力滾子與棘爪的滾珠側相接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汽車變速器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汽車變速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3942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