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卡口車牌抓拍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238358.3 | 申請日: | 2013-06-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3717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02 |
| 發(fā)明(設計)人: | 李捷;李必勇;劉光鹽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普維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8G1/017 | 分類號: | G08G1/017;H04N5/225 |
| 代理公司: | 杭州豐禾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從友 |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州市濱***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卡口 車牌 抓拍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卡口車牌抓拍裝置。
背景技術
為了加快城市交通管理系統(tǒng)的信息化、智能化進程,在現有的城建規(guī)模上提高城市路網的通行能力,保證車輛的安全快速的行駛,提高管理交通系統(tǒng)的效率和執(zhí)行力,卡口自動監(jiān)測系統(tǒng)顯得極為重要。?卡口自動監(jiān)測系統(tǒng)是集圖像數字采集、存儲和壓縮及車輛號牌實時自動識別等諸多功能于一身,并具有強大的查詢、統(tǒng)計與報表打印等后臺數據處理功能;?同時也可廣泛應用于公路要道通行車輛監(jiān)控與報警、超速車輛監(jiān)控與報警、省際或市際出入口車輛監(jiān)控與報警、重要治安卡口通行車輛監(jiān)控與報警等車輛監(jiān)控記錄與報警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為交管部門記錄逃逸車輛、打擊肇事逃跑、盜搶機動車犯罪及處罰交通違章實時提供準確車輛信息和證據。
典型的車道卡口設備布置如圖1所示,通常由架高的輔助光設備4和攝像機5組成,圖中的線圈6、7負責感知車輛到達拍攝的位置,輔助光設備4負責在環(huán)境較暗時提供輔助的閃光或是常亮照明,它可以是和攝像機5安裝在同一個或是分開的立桿支撐2、3,1為路基。很多的交通卡口布置在市區(qū),由于目前的城市道路交通通常比較擁擠,在車輛密集時,容易出現相互遮擋的情況,如圖2、3所示,現有的抓拍系統(tǒng)從斜上方拍攝經過的車輛牌照,C1為攝像機,L7、L8為C1視場邊緣,如果有小車跟在大車的后方,容易造成無法拍到小車牌照的問題。有時候,相機是從后面拍攝車輛牌照的,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小車后面跟著大車,車牌也不容易拍到。
發(fā)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卡口車牌抓拍裝置,該裝置利用超廣角鏡頭,可以在前后車排隊間距較小時拍攝前后車的車牌,具有結構簡單、實施方便的特點。
為了實現上述的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了以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卡口車牌抓拍裝置,該裝置包括相機安裝坑和超廣角攝像機,相機安裝坑設置在地下,相機安裝坑的上方設置有高強度的透明材料形成攝像窗口,所述的超廣角攝像機安裝設置在相機安裝坑內,并且超廣角攝像機的攝像頭朝上正對攝像窗口,所述的超廣角攝像機在經過攝像窗口后的視場角大于觀察車牌所需要的視場。
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超廣角攝像機為魚眼攝像機。
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透明材料采用石英或防彈玻璃。
本發(fā)明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術方案,利用超廣角鏡頭,可以在前后車排隊間距較小時拍攝前后車的車牌,具有結構簡單、實施方便的特點。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的車道卡口車牌抓拍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圖3為圖1所示的車牌抓拍裝置拍攝原理圖。
圖4、圖5為本發(fā)明車牌抓拍裝置拍攝原理圖。
圖6為本發(fā)明車牌抓拍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fā)明車牌抓拍裝置的拍攝的結果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做一個詳細的說明。
如圖6所示的一種卡口車牌抓拍裝置,該裝置包括相機安裝坑和魚眼攝像機C2。相機安裝坑設置在地下,相機安裝坑的上方設置有石英透明材料形成攝像窗口,所述的魚眼攝像機C2安裝設置在相機安裝坑內,并且魚眼攝像機C2的攝像頭朝上正對攝像窗口,所述的魚眼攝像機C2在經過攝像窗口后的視場角大于觀察車牌所需要的視場。
如圖4、5,線條G表示地面位置,線條L1和L2分別為魚眼攝像機C2的視場邊緣,當前后車排隊間距較小時,由于大視場的優(yōu)點,后車的前車牌落在L3、L4所包括的視場范圍內,前車的后車牌落在L5、L6線條框定的視場范圍內。如圖6所示,雖然本發(fā)明設置有石英窗口,魚眼攝像機C2的視場角會受到限制,但是只要石英窗口限制后的視場角大于圖3、4所需的觀察車牌所需要的視場大小,依然可以完成對車牌的拍攝,拍攝的結果圖如圖7所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普維光電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杭州普維光電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3835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