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復合型水泥基抗泛堿外加劑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38233.0 | 申請日: | 2013-06-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7463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04 |
| 發明(設計)人: | 潘鋼華;易燕;潘文佳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4B24/38 | 分類號: | C04B24/38 |
| 代理公司: | 江蘇永衡昭輝律師事務所 32250 | 代理人: | 齊旺 |
| 地址: | 210096***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復合型 水泥 基抗泛堿 外加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水泥砂漿、混凝土和水泥制品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復合型水泥基抗泛堿外加劑。
背景技術
水泥基材料泛堿問題,由來已久,因受原材料、成本、生產、施工和環境等條件限制,至今未得到有效解決。泛堿也稱為析白、泛白、析霜或起霜,一般呈白色粉末狀、絮團狀或絮片狀,在低溫通風且潮濕的背陰面較為常見。泛堿通常為硅酸鹽水泥的主要成分硅酸鈣水化后生成的Ca2+和OH-在毛細孔壓力下隨著水分滲透到表面,并與空氣中的CO2生成不溶于水的白色碳酸鈣晶體。泛堿現象嚴重影響砂漿、混凝土和水泥制品等外觀質量和耐久性,同時也破壞了建筑裝飾效果。從泛堿發生的過程可知,形成泛堿的三個必要條件為:(1)可溶性堿的存在;(2)水泥基材料內部含有溶解堿的水;(3)具有親水性氣孔體系。因此,只要解決上述三個條件中的任何一個或者三個方面均加以有效限制,都可以有效抑制泛堿現象。
目前,市面上用于抑制水泥基材泛堿的添加劑大多數為防水劑、憎水劑、乳膠粉等,泛堿效果均不理想。
發明內容
解決的技術問題:為了有效解決各種水泥基材料泛堿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復合型水泥基抗泛堿外加劑,該外加劑改善了水泥砂漿的結構組成,可明顯消除泛堿現象的產生。
技術方案:復合型水泥基抗泛堿外加劑,包括以下組分及重量配比:
防水劑FZ:35~60份,組成為礦渣微粉20~45%、硅灰45~70%和減水劑3~10%;
保水增稠劑PW-1:9~20份,組成為凹土0.1~0.6%、非離子型消泡劑0.03~0.15%、纖維素醚5~10%、礦渣微粉55~70%和減水劑20~30%;
硬脂酸鈣:25~60份。
所述組成防水劑FZ的優選重量百分比為礦渣微粉30%,硅灰65%,減水劑5%。
所述的礦渣微粉為S75~S105礦粉。
所述的硅灰中活性二氧化硅的含量不低于80%wt。
所述的減水劑符合《混凝土外加劑》GB?8076-2008標準要求的減水劑。
所述的保水增稠劑PW-1各成分的優選重量百分比為:凹土0.4%,非離子型消泡劑0.1%,纖維素醚6.6%,礦渣微粉66%,減水劑26.9%。
所述的凹土為原礦凹凸棒石粘土在400℃~850℃下煅燒1小時~4小時所得。
所述的纖維素醚粘度為2萬~10萬纖維素醚。
所述的硬脂酸鈣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化工行業標準HG/T?2424-93《硬脂酸鈣(輕質)》,鈣含量范圍為(6.5±0.7)%,以硬脂酸計游離鈣≤0.5%wt,加熱減量≤3.0%wt,熔點≥125℃,0.075mm篩通過細度大于等于99.0%。
有益效果:本發明所配制的復合型抗泛堿外加劑能在保證水泥砂漿和混凝土等水泥基材料性能不降低或有所提高的前提條件下,顯著提高水泥基材料的抗泛堿和耐久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抹面砂漿表面泛堿情況,其中圖1a為1#試件,圖1b為2#試件;;
圖2為瓷磚勾縫劑表面泛堿情況,其中圖2a為1#試件,圖2b為2#試件;
圖3為粘結劑表面泛堿情況,其中圖3a為1#試件,圖3b為2#試件;
圖4為仿文化石表面泛堿情況,其中圖4a為1#試件,圖4b為2#試件。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內容,但不應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在不背離本發明精神和實質的情況下,對本發明方法、步驟或條件所作的修改和替換,均屬于本發明的范圍。
若未特別指明,實施例中所用的技術手段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知的常規手段。
實施例1
本發明的一種復合型抗泛堿外加劑在實施例1抹面砂漿中的應用情況,配方如下:
(1)配方
將上述1﹟、2﹟抹面砂漿配方的各組分混合均勻,加入水后,用攪拌機攪拌均勻,1#的稠度為89mm,2#的稠度為90mm。按照國民淀粉公司提供的方法,將攪拌均勻后的試驗樣品涂抹于150mm×150mm×10mm的雙面無釉瓷磚表面。成型2h后進行低溫高濕循環,兩種配方試件表面分別如圖1(a)和(b)所示(見附件),發現1﹟配方所獲得的試件表面泛堿明顯,2﹟配方獲得的試件表面無泛堿現象。由此可見本發明,復合型抗泛堿外加劑能很好地抑制抹面砂漿泛堿。
實施例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南大學,未經東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3823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內嚙合齒輪式輸油泵
- 下一篇:一種電磁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