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絨毛漿制備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37424.5 | 申請日: | 2013-06-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0615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8 |
| 發明(設計)人: | 徐永建;閆瑛;岳小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D21C1/02 | 分類號: | D21C1/02;D21C9/00;D21C9/1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蔡和平 |
| 地址: | 710021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絨毛 制備 工藝 | ||
1.一種絨毛漿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預水解
將絕干針葉木纖維與濃度為4~6g/L的醋酸以(1:4)~(1:6)的料液比混合均勻,在120℃~150℃下預水解處理40min~60min后,過濾,收集濾渣;
2)蒸煮
按與絕干針葉木纖維1g:5ml的料液比,向濾渣中加入蒸煮液,攪拌均勻后進行蒸煮處理,得到針葉木硫酸鹽漿料;其中,所述的蒸煮液,以質量分數計,蒸煮條件為:20%~22%的固體NaOH、6%~10%的Na2S、0.4%~0.5%的蒽醌,余量為水;
3)初步漂白
對針葉木硫酸鹽漿料進行初步漂白處理;
4)絨毛化工藝
a.將經過初步漂白處理的針葉木硫酸鹽漿料洗滌,然后碎解分散制成質量濃度為8%~10%的漿料A;
b.將漿料A加熱至60℃~90℃,向其中加入絕干針葉木纖維質量0.05%~0.10%的抗靜電劑,并攪拌混合均勻,得到漿料B;
c.向漿料B中加入絕干針葉木纖維質量6%~8%的固體NaOH,攪拌混合均勻后在60℃~90℃下保溫10~30min,得到漿料C,將漿料C過濾加水洗滌;
5)補充漂白
將經過絨毛化處理的針葉木纖維進行后續補充漂白,得到絨毛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絨毛漿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預水解為:將絕干針葉木纖維與醋酸混合均勻后,在120℃~150℃下,保溫40~60min。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絨毛漿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蒸煮處理采用分階段升溫的加熱方式,具體步驟為:
將經過預水解處理的針葉木纖維和蒸煮液裝入蒸煮鍋中,空轉4~6min后開始加熱,當溫度升至120℃~130℃進行小放氣,然后在50~60min內升溫至140℃~150℃,然后再升溫至160℃~170℃后保溫80~90min,最后進行大放氣。
4.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絨毛漿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的蒸煮液的硫化度為25%~30%。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絨毛漿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在經過漂白處理之前,先對針葉木硫酸鹽漿料進行洗漿、篩選處理,其中,篩選采用0.15mm的篩縫進行篩漿。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絨毛漿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的漂白采用D0、EP、D1段初步漂白。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絨毛漿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對經過漂白處理的針葉木硫酸鹽漿料先洗滌,并測定白度,然后再碎解分散。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絨毛漿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的抗靜電劑為聚酯類抗靜電劑或聚氨酯類抗靜電劑;其中,聚酯類抗靜電劑為抗靜電劑JWK-02;聚氨酯類抗靜電劑為抗靜電劑PK或復合型抗靜電劑YS-11。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絨毛漿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5)的補充漂白采用D2、P段補充漂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科技大學,未經陜西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37424.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流態疏浚淤泥防堵可控負壓快速固結系統
- 下一篇:具對接轉向握柄結構的扳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