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有源式主動接受無線能量傳輸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36863.4 | 申請日: | 2013-06-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120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8 |
| 發明(設計)人: | 王世棟;楊福源;歐陽明高 | 申請(專利權)人: | 清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2J17/00 | 分類號: | H02J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張大威 |
| 地址: | 100084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有源 主動 接受 無線 能量 傳輸 方法 裝置 | ||
1.一種有源式主動接受無線能量傳輸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發射端根據預設初始參數發射無線能量;
b、接收端接收所述無線能量,確定所述發射端的所述參數;
c、所述接收端計算并控制所述接收端的主動傳輸供壓電路達到預設電壓相位條件;
d、所述接收端調整所述接收端的諧振電容的容值至接收端諧振電容目標容值;
e、所述發射端感應負載,確定所述接收端的參數;
f、發射端控制諧振電容的容值達到發射端諧振電容目標容值;以及
g、當預設條件發生變化時,重復步驟b至步驟f,以實現動態控制。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通過感生電動勢的檢測以及與所述發射端進行無線通訊,確定所述發射端的所述參數。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參數包括供給電壓頻率、相位、幅值和電學參數。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發射端通過感生電動勢的檢測以及與所述接收端進行無線通訊,確定接所述收端的所述參數。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預設電壓相位條件為所述接收端的接收線圈兩端的電壓相位比所述發射端的發射線圈兩端的電壓相位落后預定數值。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定數值的范圍為0°-180°。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主動傳輸供壓電路的輸出參數包括輸出電壓的頻率、相位和幅值。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諧振電容目標容值使得所述接收端的干路電流與干路電壓相位之差為180°。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發射端根據所述發射端電路的干路電壓供給與電流供給的相位關系,計算所述發射端諧振電容目標容值。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發射端諧振電容目標容值使得所述發射端的干路電流與干路電壓同相。
11.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預設條件包括設備的功率傳遞需求、接收端位置、發射端位置、接收端周圍電磁介質、發射端周圍電磁介質中的一種或多種。
12.一種有源式主動接受無線能量傳輸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發射端,用于根據預設初始參數發射無線能量,感應負載,確定所述接收端的參數,并控制諧振電容的容值達到發射端諧振電容目標容值;
所述接收端,用于接收所述無線能量,確定所述發射端的所述參數,計算并控制所述接收端的主動傳輸供壓電路達到預設電壓相位條件,并且調整所述接收端的諧振電容的容值至接收端諧振電容目標容值;
所述動態控制模塊,用于當預設條件發生變化時,使發射端和接收端動態進行調整,以實現動態控制。
13.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通過感生電動勢的檢測以及與所述發射端進行無線通訊,確定所述發射端的所述參數。
14.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參數包括供給電壓頻率、相位、幅值和電學參數。
15.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發射端通過感生電動勢的檢測以及與所述接收端進行無線通訊,確定接所述收端的所述參數。
16.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預設電壓相位條件為所述接收端的接收線圈兩端的電壓相位比所述發射端的發射線圈兩端的電壓相位落后預定數值。
17.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定數值的范圍為0°-180°。
18.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主動傳輸供壓電路的輸出參數包括輸出電壓的頻率、相位和幅值。
19.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諧振電容目標容值使得所述接收端的干路電流與干路電壓相位之差為180°。
20.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發射端根據所述發射端電路的干路電壓供給與電流供給的相位關系,計算所述發射端諧振電容目標容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清華大學,未經清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36863.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