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終端到終端D2D數據傳輸方法、裝置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36153.1 | 申請日: | 2013-06-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44333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17 |
| 發明(設計)人: | 李云波;林英沛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28/14 | 分類號: | H04W28/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達信恒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黃志華 |
| 地址: | 51812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終端 d2d 數據傳輸 方法 裝置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終端到終端D2D數據傳輸方法、裝置及系統,方法包括:處于睡眠狀態的第一站點監聽接入點AP廣播的信標幀,確定所述信標幀中有第二站點要發送數據來的緩存信息指示時,與第二站點建立直連鏈路,然后接收第二站點發送來的數據。本發明公開的方法和裝置解決現有D2D的直連鏈路建立過程中,信令開銷較大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終端到終端D2D數據傳輸方法、裝置及系統。
背景技術
終端到終端(device to device,D2D)的直連鏈路消除了通過接入點傳輸數據的需要,并且避免了由網絡擁塞而引起的延遲。例如在無線局域網(wireless local accessnetwork,WLAN)網絡中,站點通常通過接入點與其它站點或網絡進行通信。即使是同一個基本服務集(basic service set,BSS)內的兩個站點之間的數據通信也需要通過接入點來轉發,即發送站點先把數據發送給接入點,然后接入點再把數據轉發給接收站點。當兩個站點之間的距離很近,可以直接進行數據的發送/接收的時候,再通過接入點的轉發就使得系統的效率降低。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引入了隧道式的直連鏈路(tunneled direct-link setup,TDLS)建立機制。TDLS的主要建立過程為:
當一個站點(發起站點)與同一個基本服務集中的另一個站點(響應站點)建立TDLS鏈路的時候,發起站點會先通過接入點向響應站點發送一個TDLS鏈路建立的請求幀。如果響應站點同意建立TDLS鏈路,則通過接入點向發起站點回復一個TDLS鏈路建立的響應幀,并且在響應幀中標識建立成功。當發起站點收到標識為成功的TDLS鏈路建立的響應幀之后,會通過接入點向響應站點發送一個確認幀表示對TDLS鏈路建立的確認。TDLS鏈路建立之后,發起站點和響應站點之間就可以直接進行數據的發送和接收(即發送點和響應站點之間建立了D2D直連鏈路)。
目前TDLS模式下支持功率節省機制。在這種機制中,當TDLS其中一個站點有數據要給接收站點發送,而接收站點正處在睡眠狀態的時候,數據的發送站點將給接入點發送一個指示幀,然后由接入點把這個指示幀轉發給接收站點。當接收站點收到這個指示幀之后,向發送站點發送響應幀,然后等待發送站點發送的數據。
支持功率節省機制的簡要過程如圖1所示。其中站點1和站點2已經成功建立了TDLS鏈路,并且站點2處于功率節省狀態,而站點1有緩存數據需要給站點1發送。其發送過程如下:
Step1:站點1給接入點發送TDLS Peer Traffic Indication幀(該TDLS PeerTraffic Indication的幀結構如表1所示);
表1
Step2:接入點將TDLS Peer Traffic Indication幀轉發給站點2;
Step3:站點2收到TDLS Peer Traffic Indication幀之后,通過TDLS鏈路直接給站點1發送TDLS Peer Traffic Response幀(該TDLS Peer Traffic Response的幀結構如表2所示),同時保持清醒狀態;
表2
Step4:站點1給站點2發送數據;
根據上述TDLS的建立可以看出:D2D的直連鏈路建立過程中,如果接收站點處于睡眠狀態,則接入點需要專門給接收站點發送一個指示幀,而且當有多個直連鏈路需要進行數據傳輸的時候,接入點需要分別對每個接收站點單播一個指示幀,所以導致數據鏈路建立時信令開銷較大。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3615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