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內驅動動力法及機構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235937.2 | 申請日: | 2013-06-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11203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15 |
| 發明(設計)人: | 黃得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黃得鋒 |
| 主分類號: | F03G3/00 | 分類號: | F03G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漳***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驅動 動力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主要涉及一無需運動環境提供相對運動媒介,也無需外力對其做功而能獲得位移的動力方法及機構。
背景技術
相關的在先文獻,如:申請號為200710010455.1的《按周期輸出力的離心轉動裝置》、申請號為200810037904.6的《離心力動力裝置》、申請號為90100270.4的《離心驅動器》、申請號為US2002/0104392A1的《CENTRIPETAL?LINEAR?AND?ROTARY?PROPULSTION?DEVICE》均未能成功其原因主要包括:以離心力為基礎的各項動力技術,都必然存在力循環的問題,即?內驅動力在工作的一個周期內,會存在一段或點時間內起動力增益作用,另一段或點時間內起動力阻尼作用;而在克服阻尼的設計中,均以減小運動數值(如:速度、運動半徑等)以此減小阻尼為設計思想,但也由此忽略了在改變運動參數時,所必然引起對系統實施因克服慣性而形成的起阻尼作用的作用力。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可以克服圓周運動中阻尼部分的情形,從而可以達到無需借助環境的反作用力,也無需系統以外的作用力作功,就可以發生位移的動力方法。
為了便于理解,申請人先介紹本發明的幾個重要名詞。
1、同向度?定義:兩個內驅動力機構同時輸出的內驅動力的夾角為a,則同向度=1-a/180度;當輸出的內驅動力對系統的動力起增益作用時(如:圖3所示),同向度為正;當輸出的內驅動力對系統的動力起阻尼作用(如:圖4所示),同向度為負。
2、圓弧運動?定義:任意時間點上受力方向均垂直于運動軌跡,它是由若干圓弧或直線相切連成的弧線,各圓弧的半徑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
3、動?平?衡?定義:?任意時間點上各配重在執行某分運動的分力之和為零,則各配重在該分運動中達到動平衡。
4、沖????量?定義:力與實施力時間的乘積,沖量的方向為力的方向。
下面采用上述名詞注解,介紹為實現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
一種內驅動動力法,驅動系統涉及一個或一個以上的配重和旋轉體,所述旋轉體可在其軸線上空轉,且在空轉時作用于系統上的在與軸線垂直的所有分力的矢量和為0(在不考慮重力的情況);使配重和旋轉體執行以下步驟:
1)使系統作用于配重,在作用過程,滿足:系統與配重間發生相對運動,且配重相對于系統的加速度方向與動力方向相反;
2)當配重相對于系統的加速度方向與動力方向相同時或配重在脫離系統前,使配重作用于旋轉體上的一點,作用力方向在該點切線上;配重作用于旋轉體的過程中,系統不施加任何對旋轉體產生旋轉加速度的作用力。
速度調節方法:
它在兩個互相垂直的方向上分別設有一組或一組以上的內驅動機構組;所述內驅動機構組設有兩個內驅動機構,具體速度調節方法如下:
1)使各單元內驅動力機構的動力達到最高,并在初始狀態下使兩兩相對的機構的動力相互抵消;
2)加速時,調整動力方向,使之不斷提高同向度;
3)減速時,則動力方向的同向度減少至0以下,同向度越小,減速越顯著。
為減小內驅動力的內部損耗,可使內驅動力機構在配重的運動區域內抽真空。
一種內驅動機構
它包括配重、旋轉體和動力裝置;所述配重滿足可受動力裝置作用,在受作用過程中可做加速運用,并滿足以內驅動機構為參照物的加速度方向與內驅動機構的動力方向相反;所述旋轉體空套于轉軸上并處于配重的運動軌跡上,并滿足:當配重在內驅動機構作用下所產生的加速度方向與動力方向相同時或前,使配重作用于旋轉體,且作用力方向在作用點的切線上。
所述轉軸在連接旋轉體的位置上設有一離合裝置,所述轉軸還傳動連接一驅動機構;所述離合裝置滿足:當配重作用于旋轉體時或前,打開離合裝置,使旋轉體空套在轉軸上且不受其傳動。
旋轉體與配重間設有傳動機構,使兩者的傳動比與其轉動慣量互為倒數。
它在旋轉體與配重相互作用的空間設有進汽門、出汽門和點火裝置;所述進汽門、出汽門和點火裝置配合滿足:旋轉體與配重接近時,進汽門打開,并從進汽門噴入燃料;點火裝置點燃所述空間內的燃料,并使之迅速膨脹,旋轉體和配重均被往相返方向推動。
所述旋轉體配合于兩組配重,兩組配重先后與旋轉體在正轉和反轉狀態下相互作用。
所述旋轉體與配重在同軸線上的轉軸上轉動或擺動;旋轉體與配重相互作用的作用面經過轉軸軸線。
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之處在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黃得鋒,未經黃得鋒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3593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鎖附結構、安裝裝置及方法
- 下一篇:快速切換蓄熱式熔鋁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