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防暑降溫口服液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35265.5 | 申請日: | 2013-06-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4974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16 |
| 發明(設計)人: | 朱奕 | 申請(專利權)人: | 朱奕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94 | 分類號: | A61K36/8994;A61P43/00;A61P29/00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華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41082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防暑降溫 口服液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主要涉及一種口服液,尤其涉及一種防暑降溫口服液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高溫可以引起體溫調節功能紊亂,在烈日下曝盼或高溫環境下重體力勞動一定時間后,出現大汗、口渴、乏力、頭暈、胸悶等癥狀時為中暑先兆,經陰涼處短暫休息,補充水和鹽后,在短時間內癥狀即可消失。在氣溫驟升及溫度亦高時,中暑極易發生,尤以產婦、老年人、體弱或慢性病患者多見。除有中暑先兆的表現外,尚有發熱(體溫在38.5℃以上)、皮膚灼熱、惡心、嘔吐、血壓開始下降、脈轉細速等表現,而在數小時內能恢復者為輕癥中署。除上述癥狀外,并伴有昏厥、昏迷、痙攣,或一日內不能恢復者為重癥中暑。根據患者的不同表現可分為四種類型:(1)中暑高熱;(2)中暑衰竭;(3)中暑痙攣;(4)日射病。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就是為了提供一種防暑降溫口服液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防暑降溫口服液,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的:
烏梅15-20、西瓜汁6-8、甘薯3-4、薏米4-6、黑皮根3-4、薄荷1-3、紫蘇葉1-2、淡竹葉1-2、苦丁茶2-3、菊花3-5、荷葉1-2、板藍根1-2、向日葵葉1-2、棒棒草1-2、紅景天2-3、紅棗3-4、陳皮2-3。
一種防暑降溫口服液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甘薯和薏米混合,加8-10倍水煮熟,冷卻,加1-2%的淀粉酶,在50-60℃下保溫反應4-6小時,加入上述烏梅、西瓜汁、黑皮根、陳皮,加熱煮沸,冷卻后過濾,得濾液;
(2)將紅棗去核后與菊花混合,加1-2倍的濃度為8-10%的食鹽水,攪拌后常溫放置3-5小時,出料干燥,加5-6倍水、上述板藍根、薄荷,煎煮至沸騰后保溫10-20分鐘,過濾,得濾液;
(3)將剩余各原料加水提取2-3次,過濾除渣,合并濾液;
(4)將上述處理后的各濾液混合,攪拌均勻,滅菌,裝瓶,即得所述防暑降溫口服液。
本發明的優點是:
????本發明的口服液保健價值高、吸收快、口感好,可以直接飲用,無需加水沖,無苦澀等味道,其中薄荷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氣等功效,本發明配方中淡竹葉、苦丁茶、菊花、荷葉均能清熱解暑,清心除煩,適合于夏天飲用。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防暑降溫口服液,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公斤)的原料組成的:
烏梅20、西瓜汁8、甘薯4、薏米6、黑皮根4、薄荷1、紫蘇葉2、淡竹葉2、苦丁茶3、菊花5、荷葉2、板藍根2、向日葵葉1、棒棒草2、紅景天2-3、紅棗4、陳皮3。
一種防暑降溫口服液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甘薯和薏米混合,加10倍水煮熟,冷卻,加2%的淀粉酶,在60℃下保溫反應6小時,加入上述烏梅、西瓜汁、黑皮根、陳皮,加熱煮沸,冷卻后過濾,得濾液;
(2)將紅棗去核后與菊花混合,加2倍的濃度為10%的食鹽水,攪拌后常溫放置3小時,出料干燥,加6倍水、上述板藍根、薄荷,煎煮至沸騰后保溫20分鐘,過濾,得濾液;
(3)將剩余各原料加水提取3次,過濾除渣,合并濾液;
(4)將上述處理后的各濾液混合,攪拌均勻,滅菌,裝瓶,即得所述防暑降溫口服液。
本發明配方中淡竹葉、苦丁茶、菊花、荷葉均能清熱解暑,清心除煩,適合于夏天飲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朱奕,未經朱奕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3526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圓弧板切邊機
- 下一篇:一種轎車外后視鏡鏡片檢測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