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對微生物發酵生產1,3-丙二醇得到的混合有機鹽提純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33862.4 | 申請日: | 2013-06-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8862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1 |
| 發明(設計)人: | 杭玉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玉玲 |
| 主分類號: | C07C55/10 | 分類號: | C07C55/10;C07C51/42;C01D5/16;C01C1/24 |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4102 | 代理人: | 王琪;白京萍 |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埠市經***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微生物 發酵 生產 丙二醇 得到 混合 有機 提純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對微生物發酵生產1,3-丙二醇得到的混合有機鹽提純的方法,屬于生物化工合成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的利用微生物發酵生產1,3-丙二醇的方法,是以甘油為原料、利用微生物發酵生產1,3-丙二醇,使用的菌種有克雷伯氏肺炎桿菌、克雷伯氏產酸桿菌或丁酸梭狀芽孢桿菌等中的任一種,這些細菌都具有把甘油轉化為1,3-丙二醇的能力。但是微生物在生產過程中會副產大量的有機酸,為了維持發酵的環境不變,只有通過加堿中和來調節pH值,以保持發酵罐內的環境以利于細菌生長和生產。微生物在發酵過程中副產的有機酸是丁二酸、乳酸、乙酸等,因為加堿中和的緣故,發酵結束后還會得到副產物是混合有機鹽。混合有機鹽的主要成份是丁二酸鈉、乳酸鈉以及乙酸鈉。根據反應中所加的堿的不同,混合有機鹽的主要成份也可能是其他鹽類,比如銨鹽。
發酵液中的各種產物可通過提取工藝得到1,3-丙二醇、2,3-丁二醇和混合有機鹽。2,3-丁二醇可以直接利用,可作為商品出售,或用來制備甲乙酮。而混合有機鹽的用途很少,作為1,3-丙二醇發酵生產的副產品,這些混合有機鹽的去向是產業化必須解決的一個問題。雖然混合有機鹽可以作為機場或高速公路的溶雪劑使用,但是夏季還是會造成副產品的大量積壓,況且,作為溶雪劑使用而消耗大量的有機鹽,是不經濟的,是一種對資源的浪費。
丁二酸有著廣泛的用途,可用作食品添加劑,還可用于醫藥、香料、染料和油漆的制造,重要的是丁二酸可與1,4-丁二醇聚合,生成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PBS是可自然降解塑料的一種,是解決白色污染的途徑之一。
利用生物發酵技術生產某商品,在得到主產品的同時往往得到很多副產品,這些副產品不能作為廢品被拋棄掉,而應該根據情況對其進行提純,這樣才能物盡其用,才符合生物煉制的概念。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對微生物發酵生產1,3-丙二醇得到的混合有機鹽提純的方法,利用該方法可以從混合有機鹽中提取丁二酸和硫酸鈉(硫酸銨)結晶。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對微生物發酵生產1,3-丙二醇得到的混合有機鹽提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丁二酸提取:在攪拌狀態下,向利用微生物發酵生產1,3-丙二醇得到的混合有機酸的鈉鹽或銨鹽水溶液中緩慢加入濃硫酸,加入濃硫酸的摩爾量∶各有機鹽的總摩爾量=1∶1~1∶1.3,加酸過程中控制反應的pH值為2~7;隨著濃硫酸的加入,有白色晶體析出;將所得的含晶體的物料進行固液分離,得到粗品丁二酸濕晶體和母液A;
(2)丁二酸的精制:在溫度為50~80℃的去離子水中加入粗品丁二酸濕晶體,攪拌至粗品丁二酸濕晶體完全溶解后得到丁二酸溶液,對丁二酸溶液進行過濾、脫色,至料液澄清后進行降溫結晶,分離得精品丁二酸濕晶體和母液B,再將分離所得精品丁二酸濕晶體烘干即得純凈的丁二酸。
(3)將步驟(1)所得母液A中的水分蒸發,析出硫酸鈉或硫酸銨結晶,分離可得硫酸鈉或硫酸銨晶體和母液C。
丁二酸提取原理的化學反應式:(C4H4O4)Na2+H2SO4=C4H6O4↓+Na2SO4
上述反應得以進行的條件是有沉淀析出或有氣體放出,這里加入濃硫酸的量相對于丁二酸來說是過量的,在過量的濃硫酸存在的情況下,丁二酸的溶解度很小(遠小于其在水中溶解度),所以丁二酸會以晶體形式析出,使得反應能夠進行下去。
丁二酸精制的原理:利用丁二酸在水中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比較明顯的原理,每100g水中飽和溶解度見下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玉玲,未經杭玉玲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3386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變壓器專用密封取油樣裝置
- 下一篇:密封體、設備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