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雙層膜結構的全固態離子選擇性電極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29214.1 | 申請日: | 2013-06-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9320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1 |
| 發明(設計)人: | 楊慧中;宋小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7/333 | 分類號: | G01N27/333 |
| 代理公司: | 無錫市大為專利商標事務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 地址: | 214122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雙層 膜結構 固態 離子 選擇性 電極 制備 方法 | ||
1.一種基于雙層膜結構的全固態離子選擇性電極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驟:
(1)玻碳電極的制備:用聚四氟乙烯套管(2)作為保護外套,一端安裝銅棒(1),另一端安裝玻碳棒(3),玻碳棒(3)鑲嵌入銅棒(1)的內部,用環氧樹脂密封,使聚四氟乙烯套管與玻碳棒和銅棒緊密相連,即得玻碳電極;
(2)前處理:取步驟(1)制備的玻碳電極,將其表面依次用砂紙、氧化鋁打磨干凈,再用分別用丙酮、質量分數為95%的酒精、去離子水依次沖洗干凈;
(3)電聚合:在處理后的玻碳電極表面在電化學工作站電聚合聚合物,得到聚合物薄膜,常溫常壓自然干透;
(4)配制離子敏感膜溶液:將活性物質、增塑劑和支持體按重量比1.7-2.3:55-75:28-38混合均勻,溶解于4-8mL的四氫呋喃THF中,得到均勻的混合物膜溶液;
(5)敏感膜溶液的涂布:將敏感膜溶液滴涂于聚合物表面,涂布厚度為1-3mm,放到通風處讓其自然揮發干透;
(6)活化:將步驟(5)所得已經干透的玻碳電極放到0.001-0.01mol/L的硝酸根溶液中活化48-72h,取出,即得產品基于雙層膜結構的全固態離子選擇性電極。
2.如權利要求1所述基于雙層膜結構的全固態離子選擇性電極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步驟(3)所述聚合物為吡咯或苯胺。
3.如權利要求2所述基于雙層膜結構的全固態離子選擇性電極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電鍍吡咯的過程為:取0.5-1mL吡咯單體溶解于30-50mL?0.01-0.1mol/L的硝酸根溶液中,工作電極為玻碳電極,參比電極為飽和甘汞電極,輔助電極為鉑電極,聚合電位為0.6-0.8V,聚合時間為400-800s,即得聚合物薄膜。
4.如權利要求1所述基于雙層膜結構的全固態離子選擇性電極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電鍍苯胺的過程為:取40-60mL?0.001-0.1mol/L的硝酸鈉,3-6mL的苯胺,10-15mL?質量分數為37%-40%的濃HCl,20-50mL去離子水,混合均勻;聚合電位為0.6-0.9V,聚合時間為400-800s,即得聚合物薄膜。
5.如權利要求1所述基于雙層膜結構的全固態離子選擇性電極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步驟(5)所述活性物質是四十二烷基溴化銨或四十二烷基硝酸銨。
6.如權利要求1所述基于雙層膜結構的全固態離子選擇性電極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步驟(5)所述增塑劑為DOP或DBP。
7.如權利要求1所述基于雙層膜結構的全固態離子選擇性電極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步驟(5)所述支持體為聚氯乙烯PVC。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南大學,未經江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29214.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驅液法測巖心飽和度電阻率測量裝置
- 下一篇:熱軋帶鋼表面檢查儀防眩暈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