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小麥層帶式高效施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28919.1 | 申請日: | 2013-06-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1469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25 |
| 發明(設計)人: | 劉建;魏亞鳳;楊美英;李波;汪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沿江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C21/00 | 分類號: | A01C21/00 |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專利事務所 32100 | 代理人: | 葛雷 |
| 地址: | 226000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小麥 層帶式 高效 施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小麥施肥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的小麥施肥方法,肥料利用率低,不能滿足小麥整個苗期的肥料需求。需要進一步加以改進。?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方法簡便、肥料利用率高的小麥層帶式高效施肥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一種小麥層帶式高效施肥方法,其特征是:?①小麥寬窄行種植,寬行行距32~40厘米、窄行行距16~20厘米;②播種前結合整地,進行層帶狀施肥,在小麥窄行和寬行正中間位置,分別理出不同深度的施肥溝,其中窄行中間的施肥溝面寬3~5厘米、溝深4~5厘米,寬行中間的施肥溝面寬6~8厘米、溝深8~10厘米;將所需的基苗肥施用總量一次性施入施肥溝中,其中窄行間肥料施用量占20~30%、寬行間肥料施用量占70~80%;③與施肥、蓋土相結合進行小麥寬窄行播種,小麥播種深2厘米;④小麥播種后覆蓋水稻秸稈,窄行覆蓋的稻秸厚度1厘米、寬行覆蓋的稻秸厚度2~3厘米,通過秸稈覆蓋控制肥料流失。
本發明通過小麥寬窄行種植方式,在小麥播種前,于寬行和窄行間分別進行線條狀、不同層次的施肥,從而提高肥料的使用率。通過肥料的線條狀集中施用,并合理利用了小麥苗期的根系生長特點,進行肥料不同深度的分層式施用,有效地滿足了小麥整個苗期(至返青拔節)肥料需求,同時輔助作物秸稈覆蓋,顯著地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種植示意圖。?
圖中:點劃線為小麥播種行;雙實線為小麥窄行間的施肥行(溝面寬3~5厘米、溝深4~5厘米);三實線為小麥寬行間的施肥行(溝面寬6~8厘米、溝深8~10厘米)。?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小麥層帶式高效施肥方法,?①小麥寬窄行種植,寬行行距32~40厘米、窄行行距16~20厘米;②播種前結合整地,進行層帶狀施肥,在小麥窄行和寬行正中間位置,分別理出不同深度的施肥溝,其中窄行中間的施肥溝面寬3~5厘米、溝深4~5厘米,寬行中間的施肥溝面寬6~8厘米、溝深8~10厘米;將所需的基苗肥施用總量一次性施入施肥溝中,其中窄行間肥料施用量占20~30%、寬行間肥料施用量占70~80%;③與施肥、蓋土相結合進行小麥寬窄行播種,小麥播種深2厘米;④小麥播種后覆蓋水稻秸稈,窄行覆蓋的稻秸厚度1厘米、寬行覆蓋的稻秸厚度2~3厘米,通過秸稈覆蓋控制肥料流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沿江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未經江蘇沿江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2891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磁鐵剪刀裝置
- 下一篇:有梭織機的護經保護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