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金針菇菌糠原位發酵后栽培金針菇的原料配制方法無效
申請號: | 201310228793.8 | 申請日: | 2013-06-09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3299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02 |
發明(設計)人: | 王和美;賈紹生;馮海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濰坊市林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C05G3/00 | 分類號: | C05G3/00;C05F17/00;A01G1/04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地址: | 261317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金針菇 原位 發酵 栽培 原料 配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食用菌栽培領域,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金針菇菌糠原位發酵后,循環利用栽培金針菇的原料的配制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食用菌行業的發展,食用菌周年工廠化栽培象雨后春筍在各地涌現,且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原材料的供給也日益緊張,且受到當地原材料數量、種類限制,外地運輸成本的約束;增加原材料的種類,嘗試更多的原材料替代品,成了食用菌種植業的一大趨勢,金針菇的栽培種植亦然。
???????面對越來越大的食用菌產能,菌糠的數量隨之增多,但是廢菌料沒有被有效利用,被隨意丟棄,不僅造成了資源的浪費,還會滋生各類雜菌和害蟲,造成環境污染。金針菇發菌、出菇過程中,只有部分營養物質被消耗,另外,經過原位發酵的金針菇菌糠含有豐富的菌絲蛋白、多糖、多種微量元素等,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利用價值。于是,菌糠的循環使用成為必然。
發明內容
基于上述原因,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循環利用金針菇菌糠栽培金針菇的方法;此發明中的金針菇菌糠發酵為:挑選無病、爛、蟲的金針菇菌糠,脫袋后在20℃、濕度為85~95%、適當通風的環境下原位發酵48小時,發酵完成后的菌糠布滿了白色的菌絲層。將發酵完成后的菌糠粉碎、按比例與麩皮、棉籽殼、玉米芯、腐殖土、玉米面、豆粕、復合微量元素、石灰等混合,混合過程中加入適量的水不斷攪拌至混合均勻,制成金針菇栽培料;將混合好的栽培料裝入栽培袋中;高壓滅菌;冷卻、接種、培養等。
???????本發明充分利用了金針菇菌糠中剩余的營養及豐富的菌絲蛋白、多糖和微量元素等營養成分;另外菌糠的循環利用,增加了金針菇栽培的原料種類,緩解栽培原料緊缺的現狀,對于環境也有積極的影響,體現了生態循環生產的發展觀。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提供的實施方式,均按照常規操作或是制造廠商建議的條件進行。
1.金針菇菌糠的原位發酵:挑選無污染、無霉爛、無蟲蛀的金針菇菌糠,脫袋后在20℃、濕度為85~95%、適當通風的環境下原位發酵48小時,發酵完成后的菌糠布滿了白色的菌絲層;
2.將發酵完成后的菌糠粉碎、按比例與麩皮、棉籽殼、玉米芯、腐殖土、玉米面、豆粕、復合微量元素、石灰等混合,混合過程中加入適量的水不斷攪拌至混合均勻,制成金針菇栽培料;原料配制過程中的水分在62~65%,PH值在6~8之間;將混合好的栽培料裝入栽培袋中,裝的菌包要求松緊適度、高度重量合適,菌包整齊的放在滅菌車上;
3.高壓滅菌:將滅菌車推進高壓滅菌鍋,溫度125℃左右,壓力在0.15?Mpa,維持120?min;
4.冷卻、接種、培養:滅菌完成后冷卻到料溫低于20℃時,到凈化室無菌接種,接完種后放于發菌室,接無菌壓縮空氣培養28天,在培養期間控制培養溫度18~20?℃,濕度在60~7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濰坊市林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濰坊市林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2879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智能型低壓柜
- 下一篇:變電站電纜夾墻布置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