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適用于背接觸晶體硅太陽電池的測試平臺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27224.1 | 申請日: | 2013-06-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3623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02 |
| 發明(設計)人: | 梁宗存;鄭付成;白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山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R31/26 | 分類號: | G01R31/26 |
| 代理公司: | 廣州知友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李海波 |
| 地址: | 510006 廣東省廣州市廣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適用于 接觸 晶體 太陽電池 測試 平臺 | ||
1.一種適用于背接觸晶體硅太陽電池的測試平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支架平臺(200)、測試系統、吸附系統和溫控系統,所述主支架平臺(200)作為背接觸晶體硅太陽電池(201)的載物臺,所述測試系統、吸附系統和溫控系統同時集成在所述主支架平臺(200)中,其中溫控系統設在主支架平臺(200)內部,由若干通孔構成溫控貫通回路(207),通孔內通以一定溫度及流速液體,保證主支架平臺(200)處于設定溫度值;測試系統設在主支架平臺(200)的內部和表面,由若干通孔構成測試通路(205),通孔穿過主支架平臺(200)的內部和表面,通孔內部通以測試金屬探針((206);吸附系統由真空吸盤(203)和真空吸附通路(204)構成,真空吸盤(203)設在主支架平臺(200)的表面,真空吸附通路(204)在主支架平臺(200)的內部形成貫通回路,真空吸盤(203)和真空吸附通路(204)連通,真空吸附通路(204)通以氣流以使真空吸盤(203)完成對背接觸晶體硅太陽電池(201)的吸附。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用于背接觸晶體硅太陽電池的測試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系統的真空吸附通路(204)單獨存在于主支架平臺(200)的內部,通過獨立氣流通路完成吸附功能。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適用于背接觸晶體硅太陽電池的測試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測試金屬探針(206)的長度大于主支架平臺(200)的高度。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適用于背接觸晶體硅太陽電池的測試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測試金屬探針(206)設有避免軋碎背接觸晶體硅太陽電池(201)表面的探針彈簧承載基座(208),所述探針彈簧承載基座(208)的直徑大于測試系統的測試通路(205)。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用于背接觸晶體硅太陽電池的測試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系統的真空吸附通路(204)與測試系統的測試通路(205)合并于一體,在同一孔洞內部完成吸附和測試兩個過程。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適用于背接觸晶體硅太陽電池的測試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測試金屬探針(206)的長度小于主支架平臺(200)的高度。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適用于背接觸晶體硅太陽電池的測試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測試金屬探針(206)設有避免軋碎背接觸晶體硅太陽電池(201)表面的探針彈簧承載基座(208),所述探針彈簧承載基座(208)的直徑等于測試系統的測試通路(205)形成活塞裝置。
8.根據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適用于背接觸晶體硅太陽電池的測試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架平臺(200)由導熱性能良好的材料制成。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適用于背接觸晶體硅太陽電池的測試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熱性能良好的材料為銅或者鋁。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適用于背接觸晶體硅太陽電池的測試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測試金屬探針(206)與主支架平臺(200)之間完全絕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山大學,未經中山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27224.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改性吸附樹脂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檢測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