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金屬襯里混凝土風道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25324.0 | 申請日: | 2013-06-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0646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8 |
| 發明(設計)人: | 賀衛兵;魏權宗;黃權;陳志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核工業華興建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F17/04 | 分類號: | E04F17/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澤專利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閆彪 |
| 地址: | 210019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金屬 襯里 混凝土 風道 施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施工方法,尤其是一種金屬襯里混凝土風道施工方法,屬于建筑工程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帶不銹鋼襯里的混凝土風道是EPR核電站核島的特殊結構之一,該風道由混凝土底板、墻體、頂板和不銹鋼襯里及角鋼加勁肋等組成。水平風道的典型樣式為“懸掛”于樓板底部或“扣”在樓板下方與墻體的陰角處,豎向風道一般為獨立小房間。
長期以來,混凝土風道與主體結構同時施工,即將風道襯里與主體澆筑模板固定后,一次澆筑。實踐表明,上述現有混凝土風道的施工目前存在以下問題:
1)截面尺寸較小的風道難以構筑澆筑構件,澆筑質量不易保證,且內表面難以進行油漆等表面處理。
2)必須按照由下至上的常規施工順序進行,有風道墻體靠風道內側的模板難以支設、拆除,影響施工進度。
3)風道頂板(即結構主體樓板)按常規施工順序進行時,不僅其底模很難支設、拆除,底部澆筑質量缺陷也極難修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可保證施工質量、且節省工期的金屬襯里混凝土風道施工方法。
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發明金屬襯里混凝土風道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構筑包括墻體、樓板在內的建筑主體澆筑構件(鋼筋、澆筑模板)時,以預定間隔固定預留管道,使主體澆筑完成后形成沿風道長度方向間隔分布的穿過主體通往風道壁的灌漿通孔;
第二步、待主體澆筑并固化后,將管狀金屬襯里固定在設定位置,并在金屬襯里與已澆筑混凝土主體接觸面的縫隙之間灌注混凝土漿;
第三步、在金屬襯里外綁扎風道壁鋼筋,并支設風道壁澆筑模板;
第四步、通過灌漿通孔灌漿,直至風道壁充滿混凝土;
第五步、待風道壁混凝土固化后,拆去澆筑模板。
????本發明打破了又下至上的施工常規,先構筑主體,再澆筑風道,施工效率高、質量有保證。采用本發明的方法后,金屬襯里不僅使得風道內表面光整,而且在澆筑時自然作為內模,十分合理。而在先構筑的主體基礎上綁扎鋼筋、支設外部模板均十分方便,施工后模板的拆除也非常容易。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是作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的扣式風道施工示意圖。?
圖2的a和b是作為本發明實施例二的掛式風道施工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本實施例如圖1所示,為一種核電站核島的扣式風道,風道的不銹鋼襯里板厚5mm,長度方向間隔0.4-0.5m外箍L40×4或L25×3的角鋼加勁肋。風道混凝土壁厚度為0.15m-0.2m。施工具體步驟為:
第一步、構筑包括垂直墻體1-2、水平樓板1-1在內的建筑主體澆筑構件——綁扎鋼筋、支設澆筑模板時,以預定間隔1-1.2m固定直徑150mm的PVC預留管道,使主體澆筑完成后形成沿風道長度方向間隔分布的穿過主體通往風道壁的灌漿通孔,具體而言,墻體1-2形成通往風道底壁4-2的下傾灌漿通孔2-2,樓板1-1上形成通往風道側壁4-1的垂向灌漿通孔2-1;
第二步、待主體澆筑并固化后,將矩形截面的管狀不銹鋼襯里3固定在緊貼墻體1-2側面以及樓板1-1下表面的設定位置,并在不銹鋼襯里3與已澆筑混凝土主體接觸面的縫隙之間用壓縮噴射裝置灌注混凝土漿;
第三步、在不銹鋼襯里3外綁扎風道壁鋼筋,并支設風道壁澆筑模板;
第四步、先通過下傾灌漿通孔2-2向風道底壁4-2灌漿,再通過垂向灌漿通孔2-1向風道側壁4-1灌漿,直至風道壁充滿混凝土;
第五步、待風道壁混凝土固化后,拆去澆筑模板,從而形成分別以墻體1-2和風道側壁4-1為兩側壁、分別以樓板1-1和風道底壁4-2為頂板和底板的扣式風道。
實踐表明,本實施例的不銹鋼襯里及其外側的角鋼加勁肋可以承受混凝土澆筑時的壓力(對于風道寬度過大時,澆筑前宜在襯里跨中位置設置易于拆出的輔助支撐。
實施例二
????本實施例如圖2的a、b所示,為一種掛式風道,與實施例一的區別是該風道具有兩側壁和底壁,呈“掛”于樓板下表面的狀態,其施工具有步驟如下:
第一步、構筑支撐在墻體的樓板1-1的建筑主體澆筑構件——鋼筋、澆筑模板時,以預定間隔1-1.2m固定兩排直徑150mm(±20)的PVC預留管道,使主體澆筑完成后形成沿風道長度方向間隔分布分別穿過主體通往風道兩側壁4-1的兩排垂向灌漿通孔2-1’和2-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核工業華興建設有限公司,未經中國核工業華興建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2532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