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處理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資源的方法及其通信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23492.6 | 申請日: | 2013-06-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7545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25 |
| 發明(設計)人: | 李建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H04L1/18 | 分類號: | H04L1/18;H04W72/04;H04L5/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創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江耀純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處理 混合式 自動 請求 資源 方法 及其 通信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在一無線通信系統的方法及其通信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在分時雙工模式中處理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資源(hybrid?automatic?repeat?request,HARQ)資源的方法及其相關通信裝置。
背景技術
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the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3GPP)為了改善通用行動電信系統(Universal?Mobile?Telecommunications?System,UMTS),制定了具有較佳效能的長期演進(Long?Term?Evolution,LTE)系統,其支持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第八版本(3GPP?Rel-8)標準及/或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第九版本(3GPP?Rel-9)標準,以滿足日益增加的使用者需求。長期演進系統被視為提供高數據傳輸率、低潛伏時間、封包最佳化以及改善系統容量和覆蓋范圍的一種新無線接口及無線網絡架構,包括由多個演進式基地臺(evolved?Node-Bs,eNBs)所組成的演進式通用陸地全球無線存取網絡(Evolved?Universal?Terrestrial?Radio?Access?Network,E-UTRAN),其一方面與客戶端(user?equipment,UE)進行通信,另一方面與處理非存取層(Non?Access?Stratum,NAS)控制的核心網路進行通信,而核心網絡包括伺服網關器(serving?gateway)及行動管理單元(Mobility?Management?Entity,MME)等實體。
先進長期演進(LTE-advanced,LTE-A)系統由長期演進系統進化而成,其包括載波集成(carrier?aggregation,CA)、協調多點(coordinated?multipoint,CoMP)傳送/接收以及多輸入多輸出(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MIMO)等先進技術,以延展頻寬、提供快速轉換功率狀態及提升細胞邊緣效能。為了使先進長期演進系統中的客戶端及演進式基地臺能相互通信,客戶端及演進式基地臺必須支持為了先進長期演進系統所制定的標準,如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第十版本(3GPP?Rel-10)標準或較新版本的標準。
不同于分頻雙工(frequency-division?duplexing,FDD)的長期演進系統/先進長期演進系統,在分時雙工(time-division?duplexing,TDD)的長期演進系統/先進長期演進系統中,同一頻帶中子幀(subframes)的傳輸方向可不相同。也就是說,根據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標準所規范的上鏈路(uplink,UL)/下鏈路(downlink,DL)組態(UL/DL?configuration),子幀可分為上鏈路子幀(uplink?subframe)、下鏈路子幀及特殊子幀。
請參考圖1,其為上鏈路/下鏈路組態(uplink/downlink?configuration)中子幀及其所對應的方向的對應表10。圖1繪示有7個上鏈路/下鏈路組態,其中每個上鏈路/下鏈路組態指示分別用在10個子幀的傳輸方向。詳細來說,“U”表示該子幀是一上鏈路子幀,其用來傳送上鏈路數據。“D”表示該子幀是一下鏈路子幀,其用來傳送下鏈路數據。“S”表示該子幀是一特殊子幀,其用來傳送控制信息及可能的數據(根據特殊子幀組態而定),特殊子幀也可被視為下鏈路子幀。
除此之外,演進式基地臺所傳送的系統信息區塊型態1(System?Information?Block?Type1,SIB1)可用來改變傳統客戶端(legacy?UE)的上鏈路/下鏈路組態,例如從上鏈路/下鏈路組態1改為上鏈路/下鏈路組態3。由于用來傳送系統信息區塊型態1的最小周期性通常較大(例如640毫秒),傳統客戶端僅能以相同或大于640毫秒的周期來改變上鏈路/下鏈路組態。由于此種半靜態配置(semi-static?allocation)難以匹配快速變化的數據流(traffic)特性及環境,產生了改善系統效能的空間。因此,以更小的周期性(例如小于640毫秒)來改變上鏈路/下鏈路組態是目前討論中的議題。
一般而言,根據系統信息區塊型態1,傳統客戶端會被設定有一上鏈路/下鏈路組態,此上鏈路/下鏈路組態也為一先進客戶端(advanced?UE)所知悉,該先進客戶端則被設定有另一上鏈路/下鏈路組態。該另一上鏈路/下鏈路組態是演進式基地臺所運作的真實組態,演進式基地臺會根據該另一上鏈路/下鏈路組態提供服務(即執行傳送及/或接收)予傳統客戶端及先進客戶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未經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2349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通信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處理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的方法及其通信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