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太陽能集熱模塊及裝有該模塊的建筑坡屋頂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222765.5 | 申請日: | 2013-06-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9248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1 |
| 發明(設計)人: | 黃永紅;張政;張柳;蘭新如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沙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F24J2/24 | 分類號: | F24J2/24;E04D13/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10004 湖南省***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太陽能 模塊 裝有 建筑 屋頂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太陽能集熱模塊及裝有該模塊的建筑坡屋頂。
背景技術
目前,太陽能集熱技術已經廣泛的應用在各類建筑中,在我國,太陽能行業也在蓬勃的發展中,國家對可再生能源的支持也日益加大,可以說太陽能應用是一個非常有前途的朝陽行業。現階段常用的太陽能集熱器有平板型集熱器和真空管型集熱器,在使用的過程中存在許多不足,如平板型集熱器易受各種環境的影響,散熱快,保溫效果差,無抗凍能力;平板式對臺風的阻力大,抗臺風能力差,玻璃平面受外來沖擊力大,抗冰雹能力差,且容易老化,而真空管集熱器玻璃易碎,抗沖擊能力差,同時兩者都存在著與建筑不能有機結合的缺點。因此當前急需解決以下幾個問題:提高太陽能的集熱效率、設計使太陽能集熱與建筑更好的一體化、使安裝更加方便、屋面防水和將生產集熱系統模塊化以適應不同負荷的需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不足,提供一種太陽能集熱模塊及裝有該模塊的建筑坡屋頂,提高集熱效率和防水性能,與坡屋頂建筑完美地融合,適應不同用戶的不同負荷需求。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太陽能集熱模塊,包括兩個并排設置的集熱單元,所述集熱單元包括底座和集熱瓦,所述集熱瓦為弧形,所述底座兩端均固定有支撐豎板,所述集熱瓦固定在所述支撐豎板上;第一集熱單元的集熱瓦為上凸的弧形板,第二集熱模塊的集熱瓦為下凹的弧形板;所述第一集熱單元的底座、集熱瓦與所述第二集熱單元的底座、集熱瓦固定連接;所述支撐豎板與底座均由保溫層和與保溫層固定連接的吸熱板組成,所述支撐豎板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保溫層上;所述第一集熱單元的支撐豎板高于所述第二集熱單元的支撐豎板,兩者高度差與集熱瓦的厚度相同;所述底座上固定有若干根收集所述集熱瓦反射的熱量的集熱管。
一種建筑物坡屋頂,包括一定位框架和固定在所述定位框架內的若干個所述太陽能集熱模塊,所述定位框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相對的兩邊各固定有一根匯總水管,所述兩根匯總水管兩端各通過一根邊框連接固定;所述定位框架長度方向上固定有由多個太陽能集熱模塊依次并排對接而成的連接體,相鄰兩個太陽能集熱模塊的集熱瓦通過密封材料密封;所述定位框架寬度方向上依次固定有多行所述連接體,相鄰兩行連接體的集熱瓦通過密封材料密封;所述太陽能集熱模塊的集熱管與所述定位框架上的匯總水管連通,所述兩根匯總水管分別連接進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定位框架底板固定在坡屋頂屋面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為:本發明的太陽能集熱模塊安裝方便,集熱效率高;本發明的建筑物坡屋頂集熱效率高、防水性能好,安裝方便,能適應不同用戶的不同負荷需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太陽能集熱模塊主視圖。
圖2為本發明一實施例太陽能集熱模塊俯視圖。
圖3為本發明一實施例定位框架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一實施例集熱瓦主視圖。
圖5為本發明一實施例太陽能集熱模塊立體結構圖。
圖6為本發明一實施例太陽能集熱模塊集熱瓦立體結構圖。
圖7為本發明一實施例建筑物坡屋頂定位框架立體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圖5所示,本發明一實施例太陽能集熱模塊包括兩個并排設置的集熱單元,所述集熱單元包括底座4和集熱瓦1,所述集熱瓦1為弧形,所述底座4兩端均固定有支撐豎板2,所述集熱瓦1固定在所述支撐豎板2上;第一集熱單元的集熱瓦1為上凸的弧形板,第二集熱模塊的集熱瓦1為下凹的弧形板;所述第一集熱單元的底座、集熱瓦與所述第二集熱單元的底座、集熱瓦固定連接;所述支撐豎板2與底座4均由保溫層6和與保溫層6固定連接的吸熱板7組成,所述支撐豎板2固定在所述底座4的保溫層6上;所述第一集熱單元的支撐豎板高于所述第二集熱單元的支撐豎板,兩者高度差與集熱瓦1的厚度相同;所述底座4上固定有若干根收集所述集熱瓦1反射的熱量的集熱管5。
所述底座4上固定有若干個集熱管槽3,所述集熱管5固定在所述集熱管槽3內。
如圖4、圖6所示,所述集熱瓦1包括本體8,所述本體8采用高強度防碎玻璃制成,高度為6-9cm。
所述吸熱板7由銅鋁合金制成,所述吸熱板7表面涂有吸熱涂層,采用藍色鍍膜、黑鉻技術鍍上吸熱涂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沙理工大學,未經長沙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2276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