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傳動驅動單元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220439.0 | 申請日: | 2013-06-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70723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22 |
| 發(fā)明(設計)人: | R.海茨;P.施托伊爾 | 申請(專利權)人: | 羅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H55/06 | 分類號: | F16H55/06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宣力偉;楊國治 |
| 地址: | 德國斯***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傳動 驅動 單元 | ||
傳動驅動單元。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具有由塑料制成的從動元件(15)的傳動驅動單元(10),通過所述從動元件能夠將由輸入元件(18)能夠導入的扭矩傳遞到至少部分由金屬制成的傳遞元件(20)上,其中所述從動元件(15)是注塑件,所述注塑件通過至少部分地注塑包覆所述傳遞元件(20)形成。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按權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傳動驅動單元。
背景技術
由申請人的DE 10 2009 046 517 A1已知一種這樣的傳動驅動單元。所述已知的傳動驅動單元包括從動元件,所述從動元件由塑料制成的傳動齒輪和通過與所述傳動齒輪形狀鎖合地連接的、用作傳遞元件的從動小齒輪組成。在所述傳動齒輪的周邊構造有齒形,所述齒形與驅動蝸桿的相應的對應齒共同作用,所述驅動蝸桿是電動機的電樞軸的部件。通過所述由金屬制成的從動小齒輪將扭矩傳遞到操縱機構、例如滑動式頂蓋操縱機構上。在此通過所述由金屬制成的從動小齒輪在從動側實現(xiàn)了所述傳動驅動單元所需的魯棒性。在實踐中根據(jù)應用場合需要不同構造的從動小齒輪或者從動元件,因為所述從動小齒輪體現(xiàn)的是用戶特定的交接處。因此,在由所述已知文獻得知的傳動驅動單元中,根據(jù)應用場合或者根據(jù)用戶必須使所述傳動齒輪分別與用戶特定的從動小齒輪連接。這導致了相應的從動元件的件數(shù)相對較少或者對所述傳動驅動單元的生產(chǎn)者而言高儲備費用。
發(fā)明內(nèi)容
根據(jù)上述背景技術本發(fā)明的任務在于,改進根據(jù)權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傳動驅動單元,從而實現(xiàn)特別經(jīng)濟的制造性。此外應該以特別簡單的方式和方法實現(xiàn)所述傳動驅動單元的針對用戶特定的適應性。根據(jù)本發(fā)明,該任務在具有權利要求1所述的特征的傳動驅動單元中通過如下方式解決,即傳遞元件由兩個相互連接的部分組成,作為第一部分的標準化的基體通過部分的注塑包覆與所述從動元件連接,并且作為第二部分的針對用途特定的附加體能夠在注塑包覆所述基體連同所述從動元件之后與所述基體連接。通過根據(jù)本發(fā)明由兩個相互連接的部分構造傳遞元件實現(xiàn)了,所述傳遞元件的基體與所述從動元件一起不依賴用戶相應一致地構造并且作為組件儲備,從而能夠實現(xiàn)相對較高的件數(shù)。針對用戶特定的應用通過所述基體與所述針對用戶特定的附加體的(后續(xù)的)連接實現(xiàn)。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傳動驅動單元的有利的改進方案在從屬權利要求中說明。由在權利要求書、說明書和/或附圖中公開的特征中的至少兩個特征組成的所有組合均在本發(fā)明的范圍內(nèi)。
基本上,能夠通過構造由兩個部分構成的傳遞元件由任意材料制造附加體。那么例如可以考慮,由碳纖維加強的塑料或諸如此類的材料制造所述附加體。然而在所述附加體的技術方案的特別優(yōu)選的變體規(guī)定,所述附加體由金屬制成。這樣的構造實現(xiàn)了在機械特性好且魯棒性高的同時能夠以低廉成本制造所述附加體。
所述附加體和所述基體之間的連接能夠以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實現(xiàn)。特別優(yōu)選的是,在基體與附加體之間設置至少一種形狀鎖合連接。這種形狀鎖合連接使得以相對簡單的方式和方法能夠實現(xiàn)高扭矩的傳遞并且使得在生產(chǎn)技術上較易于在構件上實現(xiàn)。
在所述形狀鎖合幾何形狀的特別優(yōu)選的構造方案中提出,所述形狀鎖合連接包括至少一個、優(yōu)選多個以相互間均勻的角度間隔布置的凸部,所述凸部與相應形成的凹部或者容納部共同作用。
特別是為了實現(xiàn)將所述附加體軸向固定在所述基體上還規(guī)定,在所述基體與所述附加體之間構造附加的連接、尤其是形式為粘合連接、堵縫連接或者焊接連接的連接。
為了實現(xiàn)將所述附加體特別簡單地安裝在所述基體上,在所述安裝中將所述附加體的恰當?shù)妮S向(端部)位置從結構上預設在所述基體上,由此提出,所述附加體在面向所述基體的一側上貼靠在所述基體的端面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羅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未經(jīng)羅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2043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