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連續管用連接器及增加連接強度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220028.1 | 申請日: | 2013-06-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138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17 |
| 發明(設計)人: | 陳新欣;雷蘭祥;劉壽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集團鉆井工程技術研究院;中國石油集團鉆井工程技術研究院江漢機械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E21B17/02 | 分類號: | E21B1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實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張少宏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連續 管用 連接器 增加 連接 強度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連續管用連接器及增加連接強度的方法。屬于油田設備技術領域,主要用于油田連續管作業時,將工具與連續管進行連接的一種工具。
背景技術
現有的連續管連接器,主要有緊定螺釘連接器,內卡瓦連接器、外卡瓦連接器等,它們的主要特點是緊定螺釘連接器和內卡瓦連接器的連接可靠性由單一的緊定螺釘或單一卡瓦決定,其連接強度值有限并遠小于連續管本體的強度;外卡連接器由緊定螺釘及卡瓦雙重作用增加了工具在井下的可靠性,但現場操作因緊定螺釘的攻槽而增加操作的煩瑣性,攻槽的程度影響了連接強度,給作業帶來了不穩定性;雙卡瓦連接器可由兩個卡瓦的雙重作用增加工具在井下的可靠性和工作強度,同時避免了現場的攻槽造扣作業帶來的不便,安裝更方便、簡潔、可靠。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連續管連接器,主要應用于連續管作業中井下工具的鏈接。雙卡瓦連接器是通過雙卡瓦共同作用,將井下工具與連續管進行連接的一種連接工具。發明目的:
1、用于解決連續管井下作業工具的連接;
2、可承受較大拉力;
3、可承受較大內壓力。
一種連續管連接器,由上接頭、上卡瓦、中間短節、下卡瓦、O型圈、下接頭組成;上接頭內圓面有螺紋孔,內孔有卡瓦的縮頸臺階面;上卡瓦、下卡瓦有縮頸臺階面;中間短節的內孔有下卡瓦的縮頸臺階面;下接頭內孔有兩個O型圈,O型圈密封連續管和下接頭的連接;下接頭內孔有兩個密封圈,下接頭外圓面靠近外接螺紋處有一個密封圈。
一種連續管用連接器的增加連接強度的方法,含有以下步驟:
先將上接頭、上卡瓦、中間短、下卡瓦先后插入連續管中,下接頭裝完O形圈后插入連續管,直至連續管通過兩個密封O型圈;下移下卡瓦、中間短節和下接頭連接,中間短節的縮頸使下卡瓦收縮并咬緊連續管;再下移上卡瓦、上接頭連接到中間短節上;上接頭的縮頸使上卡瓦收縮并咬緊連續管;當連續管和工具之間受力時,卡瓦和連續管外壁之間的卡緊力可促使下卡瓦沿中間短節的縮頸上移,促使下卡瓦牙鑲入管壁更深,下卡瓦齒咬連續管外壁也更緊;當外力超出下卡瓦的咬合力時,上卡瓦沿上接頭的縮頸上移,促使上卡瓦牙鑲入管壁更深,上卡瓦齒咬連續管外壁也更緊;進而使上卡瓦咬緊連續管外壁,雙卡瓦的雙重卡緊作用提升了連接器的連接可靠性,達到加大連接強度的目的。
本發明的優點是:
1、采用雙卡瓦的雙重連接方式,大大增加了連接的強度和可靠性;
2、采用上接頭、中間短節的錐形設計,使卡瓦受力后收縮,可承受20噸以上拉力;
3、采用橡膠密封圈,使連接處可承受50MPa內壓力;
4、工具的內孔徑與連續管內徑相同,不產生截流現象;
5、卡瓦可更換,同時能傳遞扭矩;
6、安裝簡單、方便、可靠,單人即可完成安裝。
附圖說明
當結合附圖考慮時,通過參照下面的詳細描述,能夠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發明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許多伴隨的優點,但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發明的一部分,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如圖其中: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顯然,本領域技術人員基于本發明的宗旨所做的許多修改和變化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實施例1:如圖1所示,一種連續管連接器,主要由上接頭1、上卡瓦2、中間短節3、下卡瓦4、O型圈5、下接頭6組成。上接頭1內圓面有螺紋孔,內孔有卡瓦的縮頸臺階面;上卡瓦2、下卡瓦4有縮頸臺階面;中間短節3的內孔有下卡瓦4的縮頸臺階面下;下接頭6內孔有兩個O型圈5,密封連續管和下接頭的連接;下接頭6外圓面靠近外接螺紋處有一個密封圈7,起到外卡連接器與其它井下工具的連接密封。
一種連續管用連接器及增加連接強度的方法,含有以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集團鉆井工程技術研究院;中國石油集團鉆井工程技術研究院江漢機械研究所,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集團鉆井工程技術研究院;中國石油集團鉆井工程技術研究院江漢機械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2002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油井空心桿洗井的方法
- 下一篇:輸電線路巖石錨桿鉆機底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