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控制果實采后病害的復配化學殺菌劑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19687.3 | 申請日: | 2013-06-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7114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04 |
| 發明(設計)人: | 余挺;張楊揚;鄭曉冬;方維文;盧黃娉;余辰;路來風;曾麗珍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A23B7/154 | 分類號: | A23B7/154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金祺 |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控制 果實 病害 化學 殺菌劑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果實采后病害防治技術領域,更具體的是一種用于控制果實采后病害的復配化學殺菌劑。
背景技術
由各種病原真菌引起的柑橘果實采后病害占柑橘果實總損耗的50%左右。目前,國內外控制柑橘采后病害的主要措施仍然是依賴于化學殺菌劑?;瘜W殺菌劑具有作用機理明確、效價高且效果穩定、并能控制采前潛伏感染的病原菌等優點,所以直到現在仍然是控制采后病害的主要方法之一。中國發明專利(申請號200910028802.2,一種柑橘保鮮劑)提供了可控制柑橘病害的多種化學殺菌劑,包括甲基托布津,多菌靈。中國發明專利(申請號200910028804.1)提供了可控制柑橘病害的化學殺菌劑,包括2,4-D鈉鹽,托布津。中國發明專利(申請號201110209305.X)提供了可控制柑橘病害的多種化學殺菌劑,包括醚菌酯、唑菌胺脂、肟菌酯、烯肟菌酯等。
由于傳統上長期廣泛使用一種殺菌劑會引起嚴重的病原微生物耐藥性問題,不僅導致殺菌劑的效力降低,而且會增強提高殺菌劑的使用量的需求和開發新型殺菌劑的需求。但是開發一個新型殺菌劑的成本很高,在歐美大約需要1.84~2億美元的開發經費。
咪鮮胺(Prochloraz)類殺菌劑,雙胍三辛烷基苯磺酸鹽(Iminoctadine?tris)類殺菌劑,嘧霉胺(Pyrimethanil)類殺菌劑和咯菌腈(Fludioxonil)是目前可用于果實防腐保鮮的化學殺菌劑。。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用于控制果實采后病害的復配化學殺菌劑,每L復配化學殺菌劑中的有效成分由以下含量的成分組成:
咪鮮胺(Prochloraz)1~10?毫克,
雙胍三辛烷基苯磺酸鹽(Iminoctadine?tris)1~10毫克,
嘧霉胺(Pyrimethanil)1~10毫克,
咯菌腈(Fludioxonil)1~10毫克。
作為本發明的用于控制果實采后病害的復配化學殺菌劑的改進:每L復配化學殺菌劑由含有1~10?毫克咪鮮胺的咪鮮胺(Prochloraz)類殺菌劑、含有1~10?毫克雙胍三辛烷基苯磺酸鹽的雙胍三辛烷基苯磺酸鹽(Iminoctadine?tris)類殺菌劑,含有1~10?毫克嘧霉胺的嘧霉胺(Pyrimethanil)類殺菌劑和含有1~10?毫克咯菌腈的咯菌腈(Fludioxonil)類殺菌劑和作為余量的水組成。
作為本發明的用于控制果實采后病害的復配化學殺菌劑的改進,每L復配化學殺菌劑中的有效成分由以下含量的成分組成:
咪鮮胺(Prochloraz)10?毫克,
雙胍三辛烷基苯磺酸鹽(Iminoctadine?tris)10毫克,
嘧霉胺(Pyrimethanil)10毫克,
咯菌腈(Fludioxonil)10毫克。
本發明是一種基于低劑量化學殺菌劑復合使用控制果實采后病害的方法。本發明實際使用時,將含有1~10?毫克咪鮮胺的咪鮮胺(Prochloraz)類殺菌劑、含有1~10?毫克雙胍三辛烷基苯磺酸鹽的雙胍三辛烷基苯磺酸鹽(Iminoctadine?tris)類殺菌劑,含有1~10?毫克嘧霉胺的嘧霉胺(Pyrimethanil)類殺菌劑和含有1~10?毫克咯菌腈的咯菌腈(Fludioxonil)化學殺菌劑混合后,用水定容至1L;從而獲得本發明所述的復配化學殺菌劑。
本發明所提供的基于咪鮮胺、雙胍三辛烷基苯磺酸鹽、嘧霉胺和咯菌腈的化學殺菌劑低劑量配合使用的果實病害控制方法,與單一使用化學殺菌劑的方法相比,能降低原使用濃度20到100倍以上,從而大幅度降低使用化學殺菌劑可能存在的潛在的危害,而且由于所使用的低劑量殺菌劑組合中包含了多種殺菌劑的類型,也將大幅度降低病原菌產生抗藥性的可能性。此外由于所使用濃度的大幅度降低,也能大幅度的降低使用化學殺菌劑的成本。因此,使用本發明的復配化學殺菌劑,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簡便、成本低廉、效果顯著等優點,具有良好的實際應用前景和價值。
綜上所述,本發明提供的復配化學殺菌劑能在大幅度降低化學殺菌劑使用量的前提下,有效控制果實(特別是柑橘)的采后病害,具有重要的應用推廣價值。
本發明實際使用時,可將采后的新鮮果實放入本發明所述的復配化學殺菌劑中浸泡1~3分鐘,接著擦干果實表面殘留的復配化學殺菌劑,然后按照常規的方式進行包裝和儲存。
具體實施方式
實驗1??低劑量殺菌劑組合(復配化學殺菌劑)對控制梨果實青霉病的影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1968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