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芍藥屬芍藥組植物種子油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218323.3 | 申請日: | 2013-06-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0533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8 |
| 發明(設計)人: | 何春年;肖培根;彭勇;肖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11B1/00 | 分類號: | C11B1/00;C11B3/00;A23D9/04;A61K8/36;A61K8/67;A61K31/202;A61K31/355;A61Q19/00;A61Q19/02;A61Q17/04;A61Q11/00;A61P1/02;A61K31/2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科聯合專利事務所 11130 | 代理人: | 楊厚;王為 |
| 地址: | 100193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芍藥 植物種子 及其 制備 方法 用途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以芍藥屬芍藥組植物種子為原料提取的植物油及其制備方法和在食品、化妝品和藥品領域的應用。
背景技術:
芍藥屬(Paeonia?L.)系毛茛科(Ranunculacea)植物的灌木或草本,全世界約35種,劃分為3個組,即牡丹組、北美芍藥組和芍藥組,其中芍藥組系屬內最大的組,為草本類型,約含25個種,分布在亞歐大陸,我國有8種,5變種[潘開玉.芍藥科分布格局及其形成的分析.植物分類學報,1995,33(4):340]。該組植物多具有鮮艷的花朵,其中芍藥(Paeonia?lactiflora)花“花相”,在我國大部分地區有栽培,作為花卉觀賞用,同時其根部也作為藥用,具有補血斂陰,柔肝止痛,養陰平肝,清熱涼血,活血祛瘀等作用[于津,肖培根.芍藥科化學和系統學的初步研究.植物分類學報,1987,25(3):172.]。中國藥典2010年版收載的中藥白芍為來源于栽培的芍藥或其變種毛果芍藥(P.lactiflora?var.trichocarpa)的根、赤芍為來源于野生的芍藥和川赤芍(P.veitchii)的根。我國芍藥屬植物主要品種有芍藥(P.lactiflora)、川赤芍(P.veitchii)、草芍藥(P.obovata)、新疆芍藥(P.anomala?subsp.anomala)、多花芍藥(P.emodi)、白花芍藥(P.sterniana)、美麗芍藥(P.mairei)、新疆芍藥(P.sinjiangensis)和塊根芍藥(P.intermedia)等。
我國芍藥栽培面積大,經過適當培育,每年可收獲可觀量的種子。芍藥種子含油率高達20%以上,含有大量人體所需的亞麻酸和亞油酸,其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90%,因此芍藥種子油具有很大的開發價值。然而芍藥屬芍藥組植物種子除作為種苗繁殖得到少部分利用外,大部分未得到充分利用。有關芍藥屬芍藥組植物種子的組成成分,除少數學者對其次生代謝產物有過報道外[Kim,H.J.;Chang,E.J.;Bae,S.J.;Shim,S.M.;Park,H.D.;Rhee,C.H.;Park,J.H.;Choi,S.W.Cytotoxic?and?Antimutagenic?Stilbenes?from?Seeds?of?Paeonia?lactiflora.Arch.Pharm.Res.2002,25(3),293–299.Kang?JH,Park?YH,Choi?SW,et?al.Resveratrol?derivatives?potently?induce?apoptosis?in?human?promyelocytic?leukemia?cells.Exp?Mol?Med.2003,35(6):467‐474],對種子油的組成和應用,以及加工特性和種子油的制備等均未見有報道。
迄今尚無芍藥屬芍藥組植物種子油作為食用油、化妝品、保健品以及藥品等方面的文獻記載或研究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芍藥屬芍藥組植物種子油的成分組成。
本發明還提供了芍藥組植物種子油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提供的芍藥屬芍藥組植物種子油,含有大量人體所需的亞麻酸和亞油酸,其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重量百分比為65%~90%,進一步優選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重量百分比為80%~90%。
其中,所述的芍藥屬芍藥組植物種子油中,亞麻酸含量為25%‐45%,亞油酸含量為15%‐35%,油酸為15%‐35%。除亞麻酸、油酸和亞油酸外,芍藥屬芍藥組植物種子油還可以含有其它成分,包括但不局限于其中一種或多種如硬脂酸、棕櫚酸、花生四烯酸、維生素E。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未經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1832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