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增氧器、自流增氧生物濾池、自流增氧生態床以及污水處理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216897.7 | 申請日: | 2013-06-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1119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17 |
| 發明(設計)人: | 朱永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衛士環境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7/00 | 分類號: | C02F7/00;C02F3/02;C02F9/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 地址: | 202157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增氧器 自流 生物 濾池 生態 以及 污水處理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增氧器和含有該增氧器的自流增氧生物濾池、自流增氧生態床以及污水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我們日常生活中所排放的生活污水的處理問題在當下越來越受到關注。特別是在農村,更需要對各種生活污水進行有效處理,以免生活污水向地下滲透,從而使得這些污水中的有害物質隨著污水向地下滲透而進入地下水中,而造成地下水的污染。
為了對生活污水進行有效的增氧處理,從而在降低有機物的同時去除氮磷等污染物,通常采用人工增氧,即、邊攪拌污水,邊使用機械注氣的方式,通過這種人工曝氣的方式將空氣中的氧氣注入污水中進行增氧,使得污水中溶解氧含量能夠達到3mg/L。
但是,這樣的機械注氣的方式能耗較大,并且需要人工參與操作,增大了污水處理的能耗和成本,不利于推廣。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增氧器和含有該增氧器的自流增氧生物濾池、自流增氧生態床以及污水處理系統。
<結構一>
本發明提供一種增氧器,用于對污水進行增氧,其特征在于,包括:罩體,為中空結構,其上端設有通氣口,下端密封,并含有用于使污水流入的復數個進水孔;通氣管,為中空柱體,其上部設有多個通氣孔,其底部伸入通氣口,與罩體相連通,并與通氣口密封相連;虹吸裝置,安裝在罩體中,用于使流入該罩體的污水發生虹吸產生負壓,并將空氣從通氣管吸入污水中,其一端設置在罩體內,另一端貫穿該罩體的底部;以及出水管,安裝在罩體的底部,虹吸裝置貫穿罩體的另一端的外圍,用于排出污水。
進一步,本發明提供的增氧器還可以具有:出水擋板,安裝在虹吸裝置的另一端,用于使從虹吸裝置的另一端排出的污水產生飛濺。
進一步,本發明提供的增氧器還可以具有這樣的特征:虹吸裝置包含:虹吸管和兩塊阻水板,虹吸管呈倒U型結構,它的一端設置在罩體內,另一端貫穿該罩體的底部,并且虹吸管的橫截面積小于復數個進水孔的總面積,兩塊阻水板均設置在罩體內部,并且分別安裝在虹吸管的前后兩側。
進一步,本發明提供的增氧器還可以具有這樣的特征:虹吸管含有:倒U型上板和位于該倒U型上板的下方的倒U型下板,倒U型上板和倒U型下板對向設置,并且倒U型上板位于罩體內的一端到罩體的底部的距離小于倒U型下板位于罩體內的一端到罩體的底部的距離,倒U型下板位于罩體內的所示一端到罩體的底部的距離和倒U型上板與倒U型下板之間的間距相等。
進一步,本發明提供的增氧器還可以具有這樣的特征:倒U型上板貫穿罩體的底部的另一端與倒U型下板貫穿罩體的底部的另一端到罩體的底部的距離不相等。
<結構二>
本發明提供還提供一種自流增氧生物濾池,用于回收污水并對該污水進行增氧,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個用于對污水進行回收并填充有填料的生物濾池;和至少一個用于對污水進行增氧的增氧器,其中,增氧器是一種具有上述結構一中任一項特征的增氧器,該增氧器安裝在生物濾池中。
進一步,本發明提供的自流增氧生物濾池還可以具有這樣的特征:填料為石英砂、鵝卵石、塑料球粒中的任意一種或幾種的組合,生物濾池還含有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有機物的生物膜。
<結構三>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自流增氧生態床,用于回收污水并對該污水進行增氧,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回收污水并對污水進行逐級增氧的復數個自流增氧生物濾池,其中,自流增氧生物濾池是一種具有上述結構二中任一項特征的自流增氧生物濾池。
進一步,本發明提供的自流增氧生態床還可以具有這樣的特征:復數個自流增氧生物濾池從上往下串聯呈階梯式分布。
<結構四>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污水處理系統,用于對生活污水進行處理,其特征在于,具有:至少一個具有結構三中任一項特征的自流增氧生態床。
發明的作用與效果
本發明提供的增氧器和含有該增氧器的自流增氧生物濾池、自流增氧生態床以及污水處理系統,通過采用虹吸裝置使流入罩體的污水發生虹吸,在罩體內部產生負壓,從而將空氣自動地從通氣管吸入污水中,這樣就能夠將空氣中的氧氣充入污水中,增加污水中的溶解氧,減少了傳統機械曝氣工藝的鼓風機的運行費用,從而達到不需要額外耗能,并且不需要人工操作,就能夠自動為污水增氧的目的,不僅無能耗而且更加方便省力,因此也非常適合推廣使用。
說明書附圖
圖1是本發明涉及的污水處理系統在實施例中的框圖;
圖2是本發明涉及的污水處理系統在實施例中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衛士環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上海衛士環境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1689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