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新型多功能電力電子限流系統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16691.4 | 申請日: | 2013-06-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80789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2-08 |
| 發明(設計)人: | 帥智康;李勝男;郭成;覃日升;涂春鳴;盤宏斌;姚鵬;楊韜;鄧樹;侯尊;唐君華;姜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大學;云南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H02H9/02 | 分類號: | H02H9/02;H02H3/08;H02J3/12 |
| 代理公司: | 長沙星耀專利事務所43205 | 代理人: | 許伯嚴 |
| 地址: | 410082 湖***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型 多功能 電力 電子 限流 系統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種新型多功能電力電子限流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力電子系統主要由PWM穩壓模塊、三單相DVR模塊、晶閘管支路三部分組成;PWM穩壓模塊通過并聯變壓器并入電網,三單相DVR模塊通過共用PWM穩壓模塊的直流側實現能量供給,三單相DVR模塊的各逆變單元輸出點和輸出濾波電抗器之間設立晶閘管支路,晶閘管支路連接DVR模塊逆變單元的兩個輸出點,DVR的輸出通過串聯變壓器串入電網和負載之間,同時在串聯變壓器二次側并聯小電容C濾波支路。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功能電力電子限流系統,其特征在于,PWM穩壓模塊的連接方式:電感分別依次連接到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IGBT上,直流側電容并聯在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IGBT的兩端。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功能電力電子限流系統,其特征在于,三單相DVR模塊的連接方式:三單相DVR的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IGBT分別依次并聯在直流側電容的兩端。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功能電力電子限流系統,其特征在于,晶閘管支路的連接方式:晶閘管支路連接在單相DVR各逆變單元輸出點和輸出濾波電抗器之間,通過雙向晶閘管短路到DVR逆變單元的另一輸出端。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功能電力電子限流系統,其特征在于,PWM穩壓模塊的控制過程為:
直流側電壓標準值與實際檢測到的直流側電壓值Udc做差,其差值經過PI調節器后與三相電壓同頻同相的正弦量sin相乘后與實際檢測到的穩壓電流做差,其差值經過PI調節器后進行三角波調制,調制后得到的信號經過驅動電路后控制穩壓模塊的H橋,然后穩壓模塊的H橋的輸出電流信號即為實際檢測到的穩壓電流,再反饋到第二次PI調節器之前。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功能電力電子限流系統,其特征在于,電壓補償與模式切換控制過程為:
設定的穩定標準電壓為與實際檢測到的電源側電壓為Us作差,其差值乘以1/k后與DVR實際輸出的二次側補償電壓做差,經過PI調節器后進行三角波調制,調制后得到的信號連接到與門的輸入端,同時電流isl經過故障檢測后一部分經驅動后送入晶閘管,一部分經過閉鎖模塊連接到與門的另一輸入端,與門的輸出端連接到驅動電路后送入逆變橋。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功能電力電子限流系統,其特征在于,針對不同類型短路故障的限流邏輯順序為:
當系統發生單相對地短路時,電力系統三相之間的線電壓依然對稱,系統可以帶著一個接地點繼續運行,限流裝置不動作;
當系統發生相間短路或相間接地短路時,裝置檢測到短路電流,控制故障相的DVR工作脈沖進行封鎖,故障相DVR不工作,封鎖脈沖10us后,將故障相的晶閘管導通,則DVR輸出電感被短接在串聯變壓器的二次側,輸出電感等效到一次側的阻抗作為線路的限流阻抗進行限流,同時保持非故障相可以持續運行在電壓質量補償狀態;
當系統發生三相短路或三相對地短路時,裝置檢測到三相短路電流后,封鎖三相DVR的工作脈沖,延時10us后,控制三相晶閘管D1,D2,D3都導通,則三相的DVR輸出電感都被短路到串聯變壓器的二次側,電感通過串聯變壓器等效到一次側的阻抗進行限流;
當電網某相或某幾相發生故障時,該相進入限流態的時間僅為us級,而繼保動作到完成系統跳閘的時限通常為0.5s-1s。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大學;云南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未經湖南大學;云南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16691.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改進損耗的傳輸線
- 下一篇:機床三向靜剛度同步測試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