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濃香型白酒的生產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15053.0 | 申請日: | 2013-05-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7585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04 |
| 發明(設計)人: | 沈毅;吳聯海;楊秀其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郎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G3/04 | 分類號: | C12G3/04;C12G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吳開磊 |
| 地址: | 646523***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濃香 白酒 生產 方法 | ||
1.一種濃香型白酒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驟:
步驟A:以高粱為制酒糧食,選用小麥中溫大曲,以糠殼為輔料;依次經過原料粉碎,起糟出窖,得到酒醅;再加入粉粹后的原料進行配料,拌和,經蒸煮糊化,打量水,攤晾,撒曲,入窖,封窖發酵;經蒸餾制得單糧濃香型基酒;貯存;
其中,按重量計,小麥中溫大曲為制酒糧食的20-30%;再加入的酒醅為制酒糧食的450-550%;糠殼為制酒糧食的18-20%;
所述小麥中溫大曲為制曲溫度在50-60℃的小麥大曲;
所述起糟出窖的窖池與所述封窖發酵的窖池為同一窖池;
步驟B:以高粱、糯米、玉米、小麥和大米為制酒糧食,選取小麥中溫大曲,以糠殼為輔料;依次經過原料粉碎,起糟出窖,得到酒醅;再加入粉粹后的原料進行配料,經拌和,蒸煮糊化,打量水,攤晾,撒曲,入窖,封窖發酵;制得多糧濃香型基酒;貯存待用;
按重量計,制酒糧食中,高粱、糯米、大米、小麥、玉米分別占48-52%,9-11%,19-21%,9-11%,9-11%;
小麥中溫大曲為制酒糧食的20-30%;再加入的酒醅為制酒糧食的450-550%;糠殼為制酒糧食的18-20%;
所述小麥中溫大曲為制曲溫度在50-60℃的小麥大曲;
所述起糟出窖的窖池與所述封窖發酵的窖池為不同窖池;
步驟C:以高粱為制酒糧食,選用小麥高溫大曲,依次經過兩次投料,九次反復蒸煮、攤晾、撒曲、堆積,八次入窖發酵,七次取酒;并將第三次至第六次取得的酒進行勾兌,得到醬香型基酒;貯存;
所述小麥高溫大曲為制曲溫度在65℃以上的小麥大曲;
按重量計,小麥高溫大曲為制酒糧食的80-120%;
步驟D:按體積計,取63-67份所述單糧濃香型基酒、32-36份多糧濃香型基酒、0.9-1.1份醬香型基酒,進行勾兌。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濃香型白酒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D中,取64-66份所述單糧濃香型基酒、33-35份多糧濃香型基酒、0.9-1.1份醬香型基酒,進行勾兌。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濃香型白酒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D中的勾兌的方法為盤勾勾兌。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濃香型白酒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C中的勾兌的方法為盤勾勾兌。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濃香型白酒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A至C中的貯存的方法均為:在固定時間按固定時間間隔,向酒中通入空氣,同時攪拌基酒。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濃香型白酒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D中的勾兌之前還包括:采用活性炭對所述單糧濃香型基酒、所述多糧濃香型基酒、所述醬香型基酒進行吸附處理。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濃香型白酒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A和所述步驟B的貯存的時間均為6個月以上。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濃香型白酒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D中的勾兌之后,還包括:過濾。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濃香型白酒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的方法為:
用硅藻土過濾機進行粗濾,后用精密過濾機進行精濾。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濃香型白酒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C中所用的窖池為條石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郎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四川郎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15053.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具有超頻模式的電子裝置及方法
- 下一篇:凈燃爐及液態濾污裝置的運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