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PVC材料表面處理劑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210735.2 | 申請日: | 2013-05-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6571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28 |
| 發明(設計)人: | 黃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市景榮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J7/00 | 分類號: | C08J7/00;C08J5/12;C08L2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眾合誠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連平 |
| 地址: | 2150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pvc 材料 表面 處理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處理劑配方,具體地說涉及一種PVC材料表面處理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現在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人造革逐漸走入人們的家庭生活中,并廣泛應用于沙發面料、汽車內飾、箱包鞋類等領域。PVC?作為人造革的一種,憑借其低廉的成本、豐富的來源一直是人們研究的對象,這對于擴大PVC?的應用范圍,提高其性能和品質具有重要的作用。?
八十年代以來,隨著我國冷粘制鞋工藝的興起,冷粘制鞋用膠粘劑得到了長足發展,特別是接技氯丁膠粘劑因其優良的綜合性能、良好的工藝性和較低的價格而廣泛應用于運動鞋、旅游鞋的生產。盡管接枝膠仍在不斷完善,但它用于PVC?材料的粘接時粘接強度低,且耐水性和耐久性不好。因此,生產一種能大幅提高PVC皮革及鞋底粘合度的表面處理劑具有重要的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PVC材料表面處理劑及其制備方法,它具有組分簡單綠色,環境污染小,特別是能大幅提高PVC?
革與PVC鞋底的黏合度,同時提高表面光澤度和耐水性的特點。?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新型PVC材料表面處理劑,以重量百分比計,該PVC材料表面處理劑包括有如下組分:??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的聚氨酯類化合物作為分散介質。?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的聚氨酯類化合物是指據氨基甲酸酯、聚氨基乙酸酯、聚氨酯丙烯酸脂、聚氨酯聚乙烯脂、聚氨酯苯甲酸脂、聚氨酯苯乙酸酯、聚氨酯聚丙烯酸酯中的一種或幾種組合物。?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的改性劑為陽離子改性劑、磷酸酯系改性劑中的一種或幾種組合物。?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的阻燃劑為磷酸三聚氫胺、磷酸鋁、磷酸鎂、磷酸鋅、磷酸銨中的一種或幾種組合物。?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的陽離子改性劑為纖維陽離子改性劑。?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的磷酸酯系改性劑為C8雙磷酸酯、C12雙磷酸酯、C16雙磷酸酯、C8單磷酸酯、C12單磷酸酯、C16單磷酸酯中的一種。?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的磷酸酯系改性劑粘度平均分子量為10000–30000,其中粘度分子量是由轉筒法進行測定得到的。?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組分中還添加有丙烯酸防水劑,添加量為每100重量份甲基丙烯酸乙酯中添加0.7-1.2重量份的丙烯酸防水劑。?
本發明的新型PVC材料表面處理劑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甲基丙烯酸乙脂分數次加入到聚氨酯苯甲酸脂溶液中,勻速攪拌,再依次加入阻燃劑、改性劑,攪拌2-3小時;?
(2)將混合物的溶液裝到200?L?不銹鋼壓力反應釜中,升溫至160-170℃,此時釜內壓力約8-9個大氣壓,在此條件下反應10小時;?
(3)自然冷卻到室溫后,打開反應釜,用少量乙二胺調產物pH?=7-8,?即制得上述的PVC材料表面處理劑。?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組分和制備工藝簡單,環境污染小,可有效防止可塑劑的移動,從而改善表面黏性,能大幅提高PVC革與PVC鞋底的黏合度及防水性能。?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所述僅為體現本發明原理的較佳實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本發明的新型PVC材料表面處理劑以重量百分比計包括有如下組分:?
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甲基丙烯酸乙脂分數次加入到聚氨酯苯甲酸脂溶液中,勻速攪拌,再依次加入阻燃劑、改性劑,攪拌2-3小時;?
(2)將混合物的溶液裝到200?L?不銹鋼壓力反應釜中,升溫至160-170℃,此時釜內壓力約8-9個大氣壓,在此條件下反應10小時;?
(3)自然冷卻到室溫后,打開反應釜,用少量乙二胺調產物pH?=7-8,?即制得上述的PVC材料表面處理劑。?
實施例1?
新型PVC材料表面處理劑,以重量百分比計包括有:?
實施例2?
新型PVC材料表面處理劑,以重量百分比計包括有:?
實施例3?
新型PVC材料表面處理劑,以重量百分比計包括有:?
實施例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市景榮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市景榮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1073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