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織機的邊形成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09389.6 | 申請日: | 2013-05-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8504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01 |
| 發明(設計)人: | 山村浩二 | 申請(專利權)人: | 津田駒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D03D47/40 | 分類號: | D03D47/40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雒運樸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織機 形成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由從線軸引出的至少兩根邊紗形成邊組織的織機的邊形成裝置。
背景技術
專利文獻1公開了一種裝置,其在用織機織造的織物的織端,將緯紗用多根邊紗纏繞約束,形成邊組織。
在該裝置中,由三根邊紗形成所謂的絞邊組織。三根邊紗由兩根回轉紗和一根固定紗構成,兩根回轉紗和一根固定紗在每次引緯時,其路徑上下翻轉而形成開口,與此同時,兩根回轉紗在每隔一次引緯后,在固定紗的左右改換位置,以約束緯紗。
為了實現該邊紗的動作,專利文獻1的裝置具有第一擺動裝置和第二擺動裝置,該第一擺動裝置使引導固定紗的一個筒狀的導紗針在上下方向擺動,該第二擺動裝置具備回轉機構,該回轉機構使引導回轉紗的兩個筒狀的導紗針在上下方向擺動并且在兩個導紗針的中間位置繞與導紗針平行的軸線回轉而改換其位置。
而且,在專利文獻1的裝置中,通過使第一擺動裝置的導紗針和第二擺動裝置的導紗針均在上下方向擺動,使第一擺動裝置的導紗針進入第二擺動裝置的兩個導紗針之間,形成第一開口,引緯到第一開口后,使第一擺動裝置的導紗針從第二擺動裝置的兩個導紗針之間脫離,形成第二開口,進而,在第二開口的位置,利用回轉機構使第二擺動裝置的兩個導紗針回轉而改換位置,由此關于織幅方向改換兩根回轉紗的路徑,之后引緯到第二開口。通過重復以上的動作,專利文獻1的裝置形成絞邊組織。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表平11-505298號公報
發明所要解決的課題
在專利文獻1的裝置的情況下,為了形成基于邊紗的開口,使第一擺動裝置的導紗針和第二擺動裝置的導紗針均在上下方向擺動。這樣,若使構件往復運動,則在其運動方向(擺動方向)反轉時,會因慣性的影響對驅動裝置施加負荷。
第一擺動裝置僅使導紗針在上下方向擺動,由于導紗針自身是輕量的構件,因此,如果其擺動量小,則施加在驅動裝置上的負荷也小。另一方面,第二擺動裝置使回轉機構也與兩個導紗針一起在上下方向進行擺動運動,因此,作為重量物的回轉機構的慣性帶來的影響大,施加在驅動裝置上的負荷變大,隨著裝置的連續運轉,招致驅動第二擺動裝置的驅動裝置損壞的可能性大。
尤其是,若將織機的主軸轉速高速化,則因所述慣性的影響,作用在驅動裝置上的負荷也增大,因此驅動裝置更容易損壞,專利文獻1的裝置不能應對織機的高速化。
另外,在專利文獻1的裝置中,為了解決所述慣性造成的驅動裝置的損壞問題,還考慮不使具有回轉機構的第二擺動裝置進行上下方向的擺動運動。即,考慮使第二擺動裝置的導紗針僅進行回轉機構的回轉運動,以使開口的形成主要通過第一擺動裝置的導紗針的擺動運動來進行。
但是,如果要僅通過第一擺動裝置的導紗針的擺動運動形成開口,就必然要增大第一擺動裝置的上下方向的擺動角度。而且,為了使這種僅由第一擺動裝置的擺動運動進行的開口動作在基于第一、第二擺動裝置雙方的擺動運動進行的開口動作所需要的期間內進行,必須加快第一擺動裝置的擺動速度。其結果是,所述慣性對驅動裝置產生的影響變大,由此,作用在驅動第一擺動裝置的驅動裝置上的負荷增大,結果招致驅動第一擺動裝置的驅動裝置損壞的可能性變大,依然不能應對織機的高速化。
發明內容
于是,本發明的課題在于,提供了一種能夠應對織機的高速化的邊形成裝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津田駒工業株式會社,未經津田駒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0938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檢測閥套油槽對稱度的檢具
- 下一篇:用于檢測閥套油槽深度的檢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