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數據處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08807.X | 申請日: | 2010-04-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1036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8 |
| 發明(設計)人: | 蔣慧科;徐靜雯;趙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Q30/06 | 分類號: | G06Q30/06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杜娟娟;朱海煜 |
| 地址: | 200135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數據處理 方法 | ||
本申請是申請號為201010148096.8、申請日為2010年4月15日、題目為“數據處理方法及系統”的專利申請的分案申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數據處理,尤其涉及電子交易數據的處理。
背景技術
現有公共支付業務中,交易發起方往往以批處理文件的形式發起交易,亦即,該交易請求以批處理文件的形式被提交給中間處理平臺(比如銀聯系統)。對交易發起方而言,其以批處理文件的形式向中間處理平臺提交交易數據,有效緩解了交易發起方本地系統的聯機處理壓力,并在一定程度上節約了交易成本。
但目前,交易接收方與銀聯系統之間卻仍然只有聯機交易一種方式,所以中間處理平臺在接收到交易發起方發送的批處理文件后,必需解析該批處理文件,將其拆分為單筆交易,再通過聯機報文的形式實時轉發給交易接收方。這樣的方式,使得交易接收方仍然不能利用批處理交易在提高性能、節約成本這方面的優勢。
另外,目前以批處理文件提交請求的情況下,交易文件在請求應答交互過程中,一般采用“一對一”的處理模式,亦即:在交易時限內,對于每一個交易請求文件,生成一個對應的應答文件,應答文件和交易請求文件所包含的記錄條數必須完全一致,且存在記錄間的一一對應關系。采用這種模式,交易接收方只能在請求文件中所有的交易請求被處理完的情況下,返回應答,這就使得交易處理的靈活性欠佳。
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數據處理方法,以有效解決上述問題。該方法包括:設置批處理控制參數,所述批處理控制參數與接收方相關聯且所述批處理控制參數指明所述接收方是否支持批處理;接收來自發送方的數據;根據所述數據,獲取所述數據對應的接收方;根據所述控制參數,確定所述接收方是否支持批處理,如果所述接收方支持批處理,則將所述數據以第一形式發給所述接收方,如果所述接收方不支持批處理,則將所述數據以第二形式發給所述接收方。
優選地,所述第一形式為批處理形式,所述第二形式為聯機交易報文形式。
優選地,所述方法進一步包括:設置應答控制參數,所述應答控制參數與所述發送方相關聯且指明所述發送方的應答要求;以及按照所述應答控制參數所指定的應答要求,將所述應答發送給所述發送方。
優選地,所述應答控制參數指示將發送給與所述應答控制參數相關聯的發送方的各應答,組合為一個應答文件發送給所述發送方。
優選地,來自發送方的所述數據至少包含一筆交易數據;每一筆交易數據包含設定的針對該筆交易數據的應答控制信息,所述應答控制信息指示每一筆交易數據的應答時限,所述數據接收方根據該應答時限發送應答。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數據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包括:接收模塊,接收由數據發送方發送的數據,并且接收由所述數據的接收方發送的應答;處理模塊,根據所接收的來自所述發送方的數據,確認所述數據的接收方,并根據設定的批處理控制參數判斷相對應的接收方是否支持批處理,其中所述批處理控制參數與所述接收方關聯并指明所述接收方是否支持批處理;以及發送模塊,當所述處理模塊判斷所述接收方支持批處理時,則所述發送模塊將所述數據以第一形式發給所述接收方;當所述處理模塊判斷所述接收方不支持批處理時,則所述發送模塊將所述數據以第二形式發給所述接收方。
優選地,所述第一形式為批處理形式,所述第二形式為聯機交易報文形式。
優選地,所述接收模塊接收到來自所述接收方的應答時,所述處理模塊根據設定的應答控制參數判斷所述發送方的應答要求,其中,所述應答控制參數與所述發送方相關聯且指明所述發送方的應答要求。
優選地,所述應答控制參數指示將發送給與所述應答控制參數相關聯的發送方的各應答,組合為一個應答文件發送給所述發送方。
優選地,所述發送方發送的數據包括至少一筆交易數據,且所述接收模塊所接收的發送方發送的數據中,所述每一筆交易數據包含設定的針對該筆交易數據的應答控制信息,所述應答控制信息指示每一筆交易數據的應答時限,所述數據接收方根據該應答時限發送應答。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數據處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由發送方在發送至少包括一筆交易數據的數據時,在所述數據的每一筆交易數據中設置應答控制信息;接收方接收所述數據并解析,在獲得所述應答控制信息后,所述接收方根據所述應答控制信息向所述發送方返回應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0880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