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負載非線性遞增延時保護電路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08578.1 | 申請日: | 2013-05-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41467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26 |
| 發明(設計)人: | 林軍;陳利文;王鋼;陸仲清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寶星新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H3/08 | 分類號: | H02H3/08;H02H3/027;H02H7/12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28226 廣東省佛山市南***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負載 非線性 遞增 延時 保護 電路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不間斷電源、逆變器應用技術領域,特別涉及負載非線性遞增延時保護電路。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不間斷電源(UPS)、逆變器系統,存在著很多缺陷,特別是電路系統中的延時保護電路有的沒有,有的設計不到位,這是造成不間斷電源(UPS)、逆變器損壞最主要的原因,如長期工作于低過載狀態(過載電流又未達到設計的保護值,保護電路未動作),造成功率元器件溫度處于亞高溫狀態,必定造成逆變器的使用,延時保護電路關系到設備是否正常運行和可靠運行的關鍵電路,保護電路性能直接關系到設備是否能正常運行及其使用壽命。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負載非線性遞增延時保護電路,它是設備正常運行和可靠運行的關鍵電路,保護電路性能直接關系到設備是否能正常運行及其使用壽命。
隨著社會的發展,電源(UPS)或其他電器設備生產制造行業也面對著要整體技術創新的問題,然而,目前的電源(UPS)或其他電器設備存在的問題越來越嚴峻。本發明就是為了使電氣設備使用壽命更長,運行更加可靠、穩定才出現的。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技術存在的缺陷,本發明發明人積累多年從事本領域工作的經驗,經過反復研究論證,最終發明了一種負載非線性遞增延時保護電路,其最終目的減少設備運行故障,確保逆變器使用壽命,延長保護電路動作時間,且實現成本低,靈活性高,電路簡單,實用性強。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負載非線性遞增延時保護電路主要包括:AC電流/電壓整形電路、125%過載檢測電路、150%過載檢測電路、175%過載檢測電路、150秒延時電路、10秒延時電路、1秒延時電路、125%過載顯示電路、150%過載顯示電路、175%過載顯示電路、三輸入或門電路;其中,AC電流/電壓整形電路的輸出端與125%過載檢測電路、150%過載檢測電路、175%過載檢測電路的輸入端連接,125%過載檢測電路的輸出端與150秒延時電路輸入端及125%過載顯示電路的輸入端連接,150%過載檢測電路的輸出端與10秒延時電路輸入端及150%過載顯示電路的輸入端連接,175%過載檢測電路的輸出端與1秒延時電路輸入端及175%過載顯示電路的輸入端連接,150秒延時電路的輸出端、10秒延時電路的輸出端、1秒延時電路的輸出端與三輸入或門電路輸入端連接,三輸入或門電路輸出端連接到相關的控制電路。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負載非線性遞增延時保護電路,其可以減少設備運行故障,確保逆變器使用壽命,延長保護電路動作時間,且實現成本低,靈活性高,電路簡單,實用性強。
本發明負載非線性遞增延時保護電路的主要優點是:
1、該負載非線性遞增延時保護電路中設置有電流互感器,該電流互感器組成AC電流/電壓整形電路將交流電流變化為直流電壓變化,根據直流電壓變化檢測三個不同過載信號,分別經三個對應的不同時間的延時電路來控制逆變器系統或UPS,減少設備運行故障,確保逆變器使用壽命。實現成本低,靈活性高,
2、本發明負載非線性遞增延時保護電路,電路簡單、實用、可靠,成本低廉,參數可依據需要調整,適當改變外圍的參數,即可實現在任何地方均可應用。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負載非線性遞增延時保護電路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負載非線性遞增延時保護電路的原理圖。
附圖1標記說明:1、AC電流/電壓整形電路2、175%過載檢測電路3、1秒延時電路4、175%過載顯示電路5、10秒延時電路6、150%過載顯示電路7、輸入或門電路三8、150%過載檢測電路9、125%過載檢測電路10、150秒延時電路11、125%過載顯示電路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寶星新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東寶星新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0857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