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定梁龍門五面體Z橫梁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08375.2 | 申請日: | 2013-05-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1735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25 |
| 發明(設計)人: | 王煥衛;鄔偉軍;田亞峰;梁偉明;項軍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海天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Q1/01 | 分類號: | B23Q1/01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纓;孫健 |
| 地址: | 3158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龍門 五面體 橫梁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定梁龍門機床的橫梁結構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新型定梁龍門五面體Z橫梁結構。
背景技術
伴隨生產制造業的迅速發展,人們對機械加工設備的加工精度和使用壽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如果定梁龍門五面體HTM-2028/28GR/30GR等系列機型依舊采用原先使用的定式橫梁,就會存在著以下幾點不足:(1)原先定梁龍門五面體的橫梁,其橫梁的直線度穩定性不好,即在合格機床出廠后,其直線度不穩定,需要售后人員出差調試;(2)由于原先的定梁龍門五面體橫梁的結構剛性不佳,從而在橫梁反變形補償時,其補償值以及全程變形曲線不易掌握,使得在裝配后橫梁直線度不穩定,造成橫梁返工率高居不下,造成大量人力、財力、時間成本的浪費,對機床的精度質量帶來嚴重的不利影響。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新型定梁龍門五面體Z橫梁結構,充分發揮了橫梁的剛性特性,保證了橫梁直線度的穩定性。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新型定梁龍門五面體Z橫梁結構,包括橫梁本體,所述橫梁本體前端面靠下方位置為鋼軌安裝面,所述鋼軌安裝面上布置下鋼軌,所述下鋼軌承靠在下鋼軌承靠側面上,所述橫梁本體上前端面為線軌安裝面,所述上方線軌安裝面上布置上線軌,所述上線軌承靠在上線軌承靠側面上。
所述上線軌和下鋼軌相互垂直布置。
所述上線軌承靠側面與外側壁的距離經過優化,該系列橫梁優化距離尺寸為50mm。
所述橫梁本體通過上線軌和下鋼軌與滑鞍部件配合連接。
所述滑鞍部件與上線軌之間布置線軌調整墊。
所述線軌調整墊調整滑鞍部件在上線軌移動方向上的水平度。
所述滑鞍部件與下鋼軌之間布置鋼軌調整楔塊。
所述鋼軌調整楔塊調整滑鞍部件在下鋼軌上表面的接觸量。
所述滑鞍部件通過對滑鞍部件與下鋼軌的接觸面的刮研,調整滑鞍部件垂直于下鋼軌移動方向上的水平度。
所述上線軌承受滑鞍部件豎直方向的壓力。
所述下鋼軌承受滑鞍部件水平方向的壓力。
有益效果
本發明涉及一種新型定梁龍門五面體Z橫梁結構,通過上線軌和下鋼軌90度布置,并將滑鞍滑枕部件的重量載荷全部作用在上線軌的安裝方式,充分發揮了新型定梁龍門五面體Z橫梁的剛性特性,裝配調試更為明確簡單,裝配調試的可靠性大為提升,減少橫梁直線度返工率,縮短裝配調試周期,降低了制造成本。上線軌和下鋼軌90度布置的結構,填補了國內空白,該結構既充分發揮新型定梁龍門五面體Z橫梁的剛性特性,又將線軌本身的剛性性能發揮至最佳狀態,同時也發揮出鋼軌的最佳剛性,提升了機床的精度,并保證了精度的可靠性。尤其是下鋼軌結構,更適合于強力切屑工況,在強力切屑時,下鋼軌充分發揮其吸振性能,強力切屑時,不易產生振動,降低振幅,使機床保證工件的精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布置滑鞍部件的安裝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發明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
如圖1-2所示,本發明涉及一種新型定梁龍門五面體Z橫梁結構,包括橫梁本體1,所述橫梁本體1前端面靠下方位置為鋼軌安裝面4,所述鋼軌安裝面4上布置下鋼軌5,所述下鋼軌5承靠在下鋼軌承靠側面6上,所述橫梁本體1上前端面為線軌安裝面2,所述上方線軌安裝面2上布置上線軌3,所述上線軌3承靠在上線軌承靠側面7上,所述上線軌3和下鋼軌5相互垂直布置,所述上線軌承靠側面7與外側壁8的距離經過優化,該系列橫梁優化尺寸為50mm,所述橫梁本體1通過上線軌3和下鋼軌5與滑鞍部件9配合連接,所述滑鞍部件9與上線軌3之間布置線軌調整墊10,所述線軌調整墊10調整滑鞍部件9在上線軌3移動方向上的水平度,所述滑鞍部件9與下鋼軌5之間布置鋼軌調整楔塊11,所述鋼軌調整楔塊11調整滑鞍部件9在下鋼軌5上表面的接觸量,所述滑鞍部件9通過對滑鞍部件與下鋼軌5的接觸面12的刮研,調整滑鞍部件9垂直于下鋼軌5移動方向上的水平度,所述上線軌3承受滑鞍部件9豎直方向的壓力,所述下鋼軌5承受滑鞍部件9水平方向的壓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海天精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寧波海天精工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0837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