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油氣回收的活性炭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208075.4 | 申請日: | 2013-05-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4005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14 |
| 發明(設計)人: | 王勝強;顧悅;劉軼男;鄒亞男;王慶;施佳音;范文思;張麗芬;惠之凡;張祎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開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J20/20 | 分類號: | B01J20/20;B01J20/28;B01J20/30;B01D53/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0071***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油氣 回收 活性炭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在油氣吸附回收裝置中使用的氣體吸附劑,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在油氣吸附回收裝置中使用的活性炭吸附劑
技術背景:
石油產品在開采、儲存、加工、儲運及銷售過程中由于現有工藝技術及設備的限制,不可避免地要揮發出輕烴組分,即油氣。油氣和空氣混合氣不僅帶來環境污染及火災隱患,還造成油品數量損失和質量下降。油氣回收有著十分龐大的現實和潛在的市場需求。油氣回收可以防止油氣揮發造成的大氣污染,消除安全隱患,通過提高對能源的利用率,減小經濟損失,從而得到可觀的效益回報。油氣回收技術同時還可以用于治理生產化工產品時排放的廢氣、回收利用油田伴生氣等領域。目前油氣回收常見的方法有吸附法、吸收法、冷凝法和膜分離法。油氣回收吸收法的難點是合適的吸收劑,需要開發吸收油氣量大、分離油氣方法簡易的吸收劑;冷凝法是利用制冷技術將油氣的熱量置換出來,實現油氣組分從氣相到液相的直接轉換,其工藝原理簡單,操作安全,但要達標需要降到很低的溫度,耗電量大,尾氣排放濃度要達到低于25mg/L的標準,投資和運行費用都將顯著增加。膜分離法利用特殊高分子膜對烴類有優先透過性的特點,讓油氣和空氣混合氣在一定壓力的推動下,使油氣分子優先透過高分子膜,而空氣組分則被截留排放,富集的油氣傳輸送回油罐或用其他方法液化,其技術先進,工藝相對簡單,排放濃度低,回收率高,其缺點是投資大,價格昂貴,而且膜壽命短;吸附法可以達到較高的處理效率,排放濃度低,可達到低于10mg/l的排放指標,但其難點是需要初始鈍化容易、脫附效率高、使用壽命長的吸附材料。國產活性炭吸附力一般只有7%左右,而且壽命不長,一般2年左右要換一次,換一次活性炭成本很高。活性炭對油氣的吸附過程為物理吸附過程,并具有微孔填充和毛細凝聚的雙重特征。吸附、脫附過程與活性炭的結構特征密切相關。制備合適的比表面、孔容和孔徑分布的活性炭是改進吸附與脫附性能的關鍵因素。油氣回收用的吸附劑應具有較高的孔容、微孔比表面和合適的孔徑分布。活性炭吸附劑具有較高的價格性能比,孔徑<2nm、孔分布較窄的活性炭吸附性能劣化較快,多次吸附后其影響尤為明顯,不適合于循環利用。活性炭吸附劑的孔徑分布在2~6nm時對吸附與脫附性能的提高比較有利,能明顯降低吸附量的衰減,然后逐步趨于穩定,特別適宜于油氣回收。
本發明的活性炭產品中孔體積比例大于60%,比表面積大,非常適合于吸附法油氣回收使用,具有投資少,操作成本低的特點,還可以應用于其它有機氣體的吸附回收領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油氣回收的活性炭制備方法,特點是制備速度快,對設備要求不高,制備的活性炭吸附劑的孔徑分布主要在2~6nm,能明顯提高對油氣的吸附與脫附性能,降低吸附量的衰減,特別適宜于油氣回收領域。
本發明所述的用于油氣回收的活性炭制備過程如下:
將粒徑為10~100目的植物秸稈和質量濃度50~85%的磷酸以一定的質量比,在70~100℃溫度下浸漬一段時間后放入反應槽,并置于炭化爐內。在氮氣氣氛下,以5~10℃/min的升溫速率加熱到活化溫度,在該溫度下保溫一段時間。活化結束后停止加熱,在氮氣氣氛下炭化爐溫度降至室溫。將產品取出用去離子水反復沖洗,抽濾,至濾液的pH值大于6,然后將洗后的活性炭放入烘箱內在100~120℃下分別進行常壓及真空干燥各10~15小時,得到特別用于油氣回收的活性炭。
本發明的優點:
本發明的制備方法簡單,設備要求低,投資少,操作成本低。制備的活性炭吸附劑中孔體積比例高,孔徑分布適中,孔徑主要分布在2~6nm,比表面積大,能明顯提高對油氣的吸附與脫附性能,大大降低吸附量的衰減,特別適宜于油氣回收領域,還可以用于治理生產化工產品時排放的廢氣領域。
具體實施方式:
1.實施例1
將粒徑為10~18目的碎木屑和50%質量濃度的磷酸以質量比1∶2.0于100℃溫度下浸漬6h后放入反應槽并置于炭化爐內。在氮氣氣氛下以10℃/min的升溫速率加熱到活化溫度550℃,在該溫度下保溫1h。活化結束后停止加熱,繼續通氮氣至爐內溫度降至室溫,將產品取出用去離子水反復沖洗,抽濾,以至濾液的pH值大于6,將洗后的活性炭在100℃下分別進行常壓及真空干燥各15小時。得到活性炭。活性炭結構特征參數見表1。
2.實施例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開大學,未經南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0807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秸稈與糞便混合堆肥微生物菌劑
- 下一篇:一種UV固化油墨及其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