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CUDA的移動式C形臂三維重建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07642.4 | 申請日: | 2013-05-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0779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17 |
| 發明(設計)人: | 李勁生;鄒淑春;阮健;史穎琴;蔚慧甜;吳琨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普愛射線影像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6/03 | 分類號: | A61B6/03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1112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cuda 移動式 三維重建 方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移動式C形臂X射線機在醫療行業得到廣泛應用,移動式C形臂設備包括C型的機架、采集圖像的影像增強器和CCD攝像機以及圖像處理的工作站;C形臂沿著軌道繞病人待檢查或待治療的部位運動,可以減少對病人不必要的挪動移位,減少病人的痛苦,提高工作效率。?
普通的移動式C形臂不是等中心設計,在進行正、側位轉換時要進行重新定位操作,C形臂在繞軸旋轉時,無法保持探測中心固定不變,在對患者同一部位進行不同方位的檢查時,患者必須隨時移動,既增加了檢查時間和照射時間,也影響檢查結果,降低工作效率;普通的移動式C形臂工作站大多采用工控機,設備笨重,移動不方便,價格比較貴,由于數據量大,進行三維重建的時間長,不能滿足需要。?
CUDA(compute?unified?device?architecture,統一計算設備架構)是NVIDIA公司在2007年推出的針對通用計算機GPU的一個全新構想,使專注于圖像處理器的GPU超高計算性能數據處理和全新的軟件開發環境,拋開以前的圖像API方式而直接將GPU作為計算單元來管理和進行并行計算,CUDA編程語言是針對通用計算GPU的C語言環境,應用CUDA編程可方便地實現GPU通用計算。?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提出一種基于CUDA的移動式C形臂的快速三維重建算法以及相應裝置,采用可移動裝置,工作站和移動式C形臂分離便于移動,工作站采用帶有CUDA架構的普通PC機代替工控機,價格便宜,采用CUDA進行FDK快速三維重建算法,節省時間,同時C形臂采用全等中心四維電動設計,電動垂直升降、水平延伸、全角度旋轉,最大限度提供舒適手術環境。?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該裝置包括工作站、千兆網線、移動裝置和C形臂X射線機,移動式C形臂X射線機包括C形臂機械系統、影像增強器、球管射線源;其特征在于:C形臂機械系統采用等中心設計,沿等中心點O旋轉190度進行投影數據采集,采集到的數據經過千兆網線傳輸到帶有CUDA架構的工作站的PC機上,PC機接收到投影數據后,利用CUDA進行FDK快速三維重建,重建后的斷層圖像和三維圖像顯示在工作站的顯示屏上。?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采用可移動裝置,工作站和C形臂X射線機分離可獨立移動,工作站和C形臂X射線機之間采用千兆網線連接,數據傳輸速度快,工作站采用帶有CUDA架構的普通PC機代替工控機,價格便宜,采用CUDA快速FDK三維重建算法,節省時間;C形臂采用全等中心四維電動設計,電動垂直升降、水平延伸、全角度旋轉,有效的避免了正、側位轉換時要進行重新定位操作,最大限度提供舒適手術環境。?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工作站,2、千兆網線,3、移動裝置,4、C形臂X射線機,5、C形臂機械系統,6、影像增強器,7、球管射線源。?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該裝置包括工作站(1)、千兆網線(2)、移動裝置(3)和C形臂X射線機(4),移動式C形臂X射線機(4)包括C形臂機械系統(5)、影像增強器(6)、球管射線源(7);其特征在于:工作站(1)與移動式C形臂X射線機(4)采用千兆網線(2)連接,進行數據傳輸,工作站(1)采用帶有CUDA架構的PC機進行數據處理,C形臂機械系統(5)采用等中心設計,沿等中心點O旋轉190度進行投影數據采集,采集到的投影數據經過千兆網線(2)傳輸到工作站(1)PC機上,PC機接收到投影數據后,利用CUDA進行FDK快速三維重建,重建后的斷層圖像和三維圖像顯示在工作站(1)的顯示屏上。?
其優點是:數據傳輸速度快,價格便宜,手術環境舒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普愛射線影像設備有限公司,未經南京普愛射線影像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0764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