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有機含油脂廢水的處理方法和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07640.5 | 申請日: | 2013-05-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4190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14 |
| 發明(設計)人: | 賀欣;歐陽博;馬克·奧斯特蘭德;于雷;高姍姍;張列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百奧源生態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C02F1/461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長興 |
| 地址: | 214135 江蘇省無錫新區太湖國際***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有機 油脂 廢水 處理 方法 裝置 | ||
1.一種有機含油脂廢水的處理裝置,主要包括:
多功能調節池,其進水端設有平面格柵,出水端連接內電解厭氧生物鐵炭反應池;
內電解厭氧生物鐵炭反應池的內部和內電解缺氧生物鐵炭反應池的內部均吊掛有組合彈性填料,池內底部均放置有鐵質填料和生物炭填料;內電解厭氧生物鐵炭反應池出水端連接內電解缺氧生物鐵炭反應池,內電解缺氧生物鐵炭反應池內部連接鼓風機進行水體充氧;
內電解缺氧生物鐵炭反應池出水端連接生物鐵炭截留池,生物鐵炭截留池底部通過污泥管連接至內電解厭氧生物鐵炭反應池的底部,生物鐵炭截留池出水端連接柔性生物膜接觸氧化濾池;
柔性生物膜接觸氧化濾池的內部吊掛柔性生物膜載體,柔性生物膜接觸氧化濾池內底部鋪設有曝氣頭,曝氣頭連接至鼓風機,向柔性生物膜接觸氧化濾池的水體充氧;柔性生物膜接觸氧化濾池出水端連接沉淀池,沉淀池通過污泥管連接至內電解厭氧生物鐵炭反應池的底部;
沉淀池與生態景觀塘之間設有人工濕地;
多功能調節池、內電解厭氧生物鐵炭反應池、內電解缺氧生物鐵炭反應池、柔性生物膜接觸氧化濾池和沉淀池均連接除臭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處理裝置,其中,多功能調節池出水端通過潛污泵連接內電解厭氧生物鐵炭反應池。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處理裝置,其中,內電解厭氧生物鐵炭反應池內和內電解缺氧生物鐵炭反應池內吊掛的組合彈性填料為Φ120、L1200組合彈性填料,鐵質填料按20-30kg/kg?COD計算,生物炭填料按30-40kg/kg?COD計算,柔性生物膜接觸氧化濾池內部的柔性生物膜載體按1-2m2/m3吊掛。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處理裝置,其中,柔性生物膜接觸氧化濾池內底部鋪設的是圓盤式微孔曝氣頭,且圓盤式微孔曝氣頭和內電解缺氧生物鐵炭反應池內部均通過DN100空氣管與鼓風機連接。
5.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處理裝置,其中,人工濕地內用粒徑5-10mm和15-30mm的碎石交替鋪設成床層,床層上種植有景觀好、抗逆性強、能改善水質的植物,水力運行采用側向潛流的模式。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處理裝置,其中,生態景觀塘分為高位塘和低位塘,高位塘的水深高于低位塘的水深;在低位塘設置潛水泵,由潛水泵將低位塘的水抽至高位塘,同時高位塘內的水緩跌而下流入低位塘,從而形成流水景觀;在景觀塘中設人工浮島,浮島上種植有景觀好、抗逆性強、能改善水質的植物。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處理裝置,其中,除臭裝置為HSCC型生物除臭濾床。
8.利用權利要求1所述處理裝置進行有機含油脂廢水處理的方法,主要過程是:
有機含油脂廢水經過格柵過濾進入到多功能調節池中,對有機含油脂廢水的水質、水量進行均化調節并使動植物油污染物水解消化,然后進入內電解厭氧生物鐵炭反應池和內電解缺氧生物鐵炭反應池對有機污染物進行厭氧和缺氧生化分解并除磷脫氮和提高BOD5/CODCr比值,然后進入生物鐵炭截留池中;
生物鐵炭截留池中的污泥回流到內電解厭氧生物鐵炭反應池中進行循環利用和消化減量處理,污水流入柔性生物膜接觸氧化濾池,經過好氧生化分解和通過硝化反硝化生化過程硝化氨氮脫氮處理后流入沉淀池進行沉淀,沉淀后的清水流入人工濕地,經物理化學吸附沉淀-滲濾去除水中有機污染物和氮、磷污染物后的流入生態景觀塘;
沉演池中的沉淀進入內電解厭氧生物鐵炭反應池中進行循環利用和消化減量處理;
生態景觀塘中將低位塘水抽至高位塘,同時高位塘水經連通渠緩跌而下流入低位塘形成流水景觀;
生態景觀塘中設人工浮島,人工浮島上種植有景觀好、抗逆性強、能改善水質的植物,生態景觀塘內放養有水中生物;通過生態景觀塘以提高水體溶解氧,并由植物的吸收轉化過程以去除水中有機污染物和氮、磷污染物。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生態景觀塘為水下自然基底與坡岸,水下自然基底種植有菹草、紫花狐尾草、黑藻的一種或幾種,水陸交錯帶種植有野茨菇和菖蒲。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人工濕地上種植的植物是菖蒲、香蒲、蘆葦、植美人蕉、鳶尾、再力花的一種或幾種;人工浮島上種植的植物是黃菖蒲、西伯利亞鳶尾、小香蒲草和美人蕉的一種或幾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百奧源生態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無錫百奧源生態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07640.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分體式平板電腦
- 下一篇:糠椴中鐵含量的原子吸收光譜測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