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帶狀皰疹的中藥制劑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207101.1 | 申請日: | 2013-05-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5181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21 |
| 發明(設計)人: | 魏興艷 | 申請(專利權)人: | 魏興艷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8 | 分類號: | A61K36/898;A61P31/22;A61P1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6400 山東省臨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帶狀皰疹 中藥 制劑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組合物,尤其涉及一種治療帶狀皰疹的中藥制劑。
背景技術
帶狀皰疹,系病毒所致的急性炎癥皮膚病,病起突然或先有痛感,有時痛感與水皰并見,有時先見皮損而疼痛,皮疹沿外圍神經作單側分布,常見于腰、肋部,其次為面部、胸部,偶有對稱發生。局部損害出現在潮紅的皮膚上,丘疹很快變為群集性高粱米大小的發亮水泡,如串珠聚集一處或數處,排列成帶狀.皰群之間皮膚正常,皰液初為透明,5-6天后轉為渾濁,間有出血或化膿,伴有局部淋巴結腫大,病程2周左右,有時疼痛可以持續1-2個月。伴有神經痛,疼痛難忍,少數可遺留后遺神經痛,其發病有著逐年增高、再發的趨勢,嚴重者影響患者的睡眠和正常工作。西醫目前尚無理想藥物,一般治療以止痛、抗病毒、預防繼發感染為主,但多數患者待皰疹消退后易遺留有程度不等的神經痛。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帶狀皰疹的中藥制劑。中醫認為帶狀皰疹多因外感邪毒、脾濕熱內蘊或肝膽郁火所致,邪毒濕熱相搏,蘊于肌膚,阻滯經絡,氣血凝滯而成,毒熱內郁氣血則灼熱、疼痛;熱毒化火,稽留血分,發為紅斑;濕熱困于肝脾,不得疏泄為水皰。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該治療帶狀皰疹的中藥制劑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制成:鹿角草7-15份、山慈姑8-20份、鴉膽子3-7份、算盤子葉9-30份、黃柏10-15份、粗葉懸鉤子6-20份、珍珠蓮10-15份、黃皮果核5-18份、青木香1-3份、鴨皂樹根3-7份、綠蘭花10-23份、地榆8-14份、甘草3-5份。
優選的,鹿角草11份、山慈姑14份、鴉膽子5份、算盤子葉19份、黃柏12份、粗葉懸鉤子13份、珍珠蓮13份、黃皮果核11份、青木香1.5份、鴨皂樹根5份、綠蘭花16份、地榆11份、甘草4份。
制備方法按傳統的制備方法,水煎制成湯劑。
方中:鹿角草、山慈姑清熱解毒,活血祛瘀,消癰散結;鴉膽子、算盤子葉、黃柏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消腫;粗葉懸鉤子、珍珠蓮活血祛瘀,消腫止痛;黃皮果核、青木香行氣止痛,解毒消腫;鴨皂樹根、綠蘭花消炎排膿,解毒;地榆涼血止血,解毒斂瘡;甘草益氣補中,清熱解毒,緩解止痛。
臨床資料
1、一般資料所選150例病例均為本院皮膚科住院及門診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75例,男47例,女28例,年齡50~70歲,平均63歲,發于頭面部8例,發于四肢軀干部67例,病程最短3~5天,最長不,超過14天;對照組75例,男45例,女30例,年齡55~75歲,平均67歲,發于頭面部9例,發于四肢軀干66例病程最短5~7天,最長不,超過15天,兩組性別、年齡、病程、發于部位比較,差別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2、診斷標準臨床診斷符合國家中醫管理局發布的《中藥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帶狀皰疹的診斷標準。①皮損多為綠豆或黃豆大小的水泡,三五成群聚集一處或多處,排列成帶狀,基底潮紅,嚴重時出現學點、血皰甚至或壞死;②初起皮膚發紅,并伴皮膚刺痛或爍熱感,可伴有輕度發熱,疲倦不適、食欲不振等癥狀。自覺疼痛明顯,有難忍的劇痛和疹消后遺疼痛癥狀。
3、治療方法治療組口服本發明所述的中藥制劑,即取鹿角草11g、山慈姑14g、鴉膽子5g、算盤子葉19g、黃柏12g、粗葉懸鉤子13g、珍珠蓮13g、黃皮果核11g、青木香1.5g、鴨皂樹根5g、綠蘭花16g、地榆11g、甘草4g,水煎成湯劑,每日一劑,分3次服用;對照組用阿昔洛韋針劑0.75g,加0.9%生理鹽水注射液內靜脈滴注,1次/d;兩組均7天為一個療程。
4、療效標準(1)療效標準參照衛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擬定。臨床痊愈:全身狀況改善,飲食、睡眠正常,水泡萎縮、干涸,結痂,痂皮脫落;顯效:全身狀況明顯改善,水泡全部萎縮,并有部分結痂;有效:大部分水泡萎縮干燥,尚間雜破潰面;無效:未達有效標準。(2)疼痛療效標準:消失:疼痛完全消失,無伴隨癥狀;顯效:疼痛明顯緩解,對飲食、睡眠無影響;有效:疼痛減輕,對飲食、睡眠略有影響;無效:疼痛無緩解,嚴重影響飲食、睡眠。
5、治療結果(1)兩組治療后療效比較見表1。
表1兩組治療后療效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P<0.05
兩組比較,治療組治愈率、總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具有顯著性意義。P<0.05。
(2)兩組帶狀皰疹疼痛的療效比較見表2。
表2兩組帶狀皰疹疼痛的療效比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魏興艷,未經魏興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0710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建筑幕墻用覆膜巖棉板保溫系統
- 下一篇:氣液動力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