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暗埋式地下水回灌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06010.6 | 申請日: | 2013-05-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9083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1 |
| 發明(設計)人: | 方兆昌;陸建生;林長榮;朱雁飛;潘偉強;許旭;候永茂;張英英;杜毅;沈池;邱鷹;吳建新;李璞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廣聯建設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3/00 | 分類號: | E02D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林煒 |
| 地址: | 200444 上海市寶***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暗埋式 地下水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地下水治理技術,特別是涉及一種暗埋式地下水回灌系統的技術。
背景技術
為給基坑工程提供干燥并安全的施工環境,采用降水的方法降低開挖土層的地下水位及可能引起基坑底板承壓水突涌的含水層的地下水位是十分必要的。但隨著地下水位的降低,地基中原水位以下土體的有效自重應力也會增加,一方面會導致地基土體固結,進而造成降水影響范圍內的地面和建(構)筑物產生不均勻沉降、傾斜、開裂等現象,危及其安全和正常使用,另一方面由于基坑周邊環境保護要求,為消除或降低基坑降水對周圍環境的影響,通常采用設置止水帷幕的方法,但是止水帷幕的造價較高,而且施工難度較大,易發生滲漏。鑒于止水帷幕的上述不足,基于經濟、簡便、可行等優點,地下水回灌法逐漸得到推廣。
采用地下水回灌法時,避免或減少因地下水下降而引起的建(構)筑物區變形的過程中也遇到了較多現實問題,回灌井即要遠離基坑,同時又要避免回灌井對建(構)筑物區的干擾,保護建(構)筑物區原有功能的發揮(如馬路的交通功能、停車帶的停車功能及綠化帶的綠化功能等),因此回灌井的布置空間受到了嚴格限制。
另外,常規的地下水回灌法,回灌井的井冒都直接設置在高于地表的位置,井口只是采用井蓋作簡單的遮蓋,回灌水只是在重力作用流入地下土層,因此回灌效率不高,而且井內水頭過大時,回灌水也容易從井口滲出,從而影響周邊環境。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回灌效率高,且能在確保回灌作業的同時,減少對地面環境干擾的暗埋式地下水回灌系統。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暗埋式地下水回灌系統,包括回灌井、排氣管、回灌水管、回揚水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灌井埋設在一回灌基坑內且低于地表,回灌井內設有孔隙水壓力計、潛水泵,回灌井的井口由一回灌井蓋遮蓋住,回灌井蓋與回灌井井口結合部防水密封;
所述回灌基坑的坑頂由一防護蓋板遮蓋住,防護蓋板上開設有主觀測孔、副觀測孔,并設有分別遮蓋住主觀測孔、副觀測孔且可移除的觀測孔蓋;
所述排氣管的一端管口伸入回灌井內,排氣管上接有一氣壓表,一用于控制排氣管管路通斷的排氣閥,所述氣壓表、排氣閥均位于回灌井外部,且位于主觀測孔正下方;
所述回灌基坑外部設有數據采集終端,及供電箱;
所述孔隙水壓力計、潛水泵的電氣線纜分別接到數據采集終端、供電箱,且孔隙水壓力計、潛水泵的電氣線纜均埋設在低于地表的溝槽內;
所述回灌水管、回揚水管,均埋設在低于地表的溝槽內;
所述回灌水管的一端接入回灌井內,回灌水管的另一端經一回灌控制閥接到外部回灌水水源,所述回灌控制閥位于回灌井外部;
所述回揚水管的一端接潛水泵的泵水口,回揚水管的另一端經一回揚閘閥接到外部泄水點,所述回揚閘閥位于回灌井外部且位于副觀測孔正下方。
本發明提供的暗埋式地下水回灌系統,回灌井埋設在地表以下,在地表利用防護蓋板對回灌井進行遮掩保護,通過防護蓋板上的觀測孔可以方便的對回灌井進行相關操作,而且回灌井蓋與回灌井井口結合部防水密封,能實現加壓回灌,提高回灌效率,還能避免井口滲水,能在確保回灌作業的同時避免回灌井對地面環境的干擾,保護地面環境原有功能的發揮。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的暗埋式地下水回灌系統的豎剖面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的暗埋式地下水回灌系統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說明對本發明的實施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但本實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凡是采用本發明的相似結構及其相似變化,均應列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如圖1-圖2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暗埋式地下水回灌系統,包括回灌井1、排氣管6、回灌水管4、回揚水管5,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灌井1埋設在一回灌基坑內且低于地表,回灌井1內設有孔隙水壓力計8、潛水泵9,回灌井1的井口由一回灌井蓋2遮蓋住,回灌井蓋2與回灌井井口結合部防水密封;
所述回灌基坑的坑頂由一防護蓋板3遮蓋住,防護蓋板3上開設有主觀測孔31、副觀測孔32,并設有分別遮蓋住主觀測孔31、副觀測孔32且可移除的觀測孔蓋;
所述排氣管6的一端管口伸入回灌井1內,排氣管6上接有一氣壓表,一用于控制排氣管管路通斷的排氣閥61,所述氣壓表、排氣閥61均位于回灌井1外部,且位于主觀測孔31正下方;
所述回灌基坑外部設有數據采集終端21,及供電箱2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廣聯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廣聯建設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0601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拉索式帶翼緣多樁筒型基礎復合結構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圓弧形導風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