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失真補償裝置和失真補償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05761.6 | 申請日: | 2013-05-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3249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22 |
| 發明(設計)人: | 松原聰之;車古英治;濱野充晴 | 申請(專利權)人: | 富士通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3F1/32 | 分類號: | H03F1/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輝;黃綸偉 |
| 地址: | 日本神奈***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失真 補償 裝置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文討論的實施方式涉及失真補償裝置和失真補償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數字通信的發展,諸如蜂窩電話和智能電話的無線通信裝置高效地執行數據傳輸。當數據發送方無線通信裝置應用多相調制方法作為數據發送方法時,重要的是使發送功率放大器的放大特性線性化,以減小非線性失真,從而減少泄漏到相鄰信道的功率。
另外,為了提高使用線性度差的放大器的功率效率,期望有一種對由差的線性度引起的非線性失真進行補償的技術。因此,在無線通信裝置中設置了對功率放大器的非線性失真進行補償的失真補償單元。
例如,失真補償單元將發送信號(由S/P轉換器轉換為I和Q信號)與反饋信號(反饋了放大I和Q信號的一部分)進行比較,并計算使發送信號與反饋信號之差減小為零的失真補償系數。然后,失真補償單元將轉換為I和Q信號的發送信號乘以失真補償系數,從而補償失真。失真補償單元將失真補償之前的發送信號與反饋信號(反饋了失真補償之后放大的信號的一部分)進行比較,并根據需要更新失真補償系數以使得這些信號之差變為零。
通常,功率放大器的非線性特性產生在飽和區中。即,當輸入給功率放大器的信號的功率,即,發送信號的振幅較高時,可能產生失真。因此,重要的是優化與高功率對應的失真補償系數。然而,高功率信號的出現頻率較低,因此優化失真補償系數花費時間。并且,在正優化失真補償系數的同時,在與相鄰信道對應的頻帶中產生偽信號(spurious)。
例如,如圖1所示,提供了將多個地址與地址所對應的失真補償系數關聯的表(以下,通常也稱為“查找表(LUT)”)。在圖1中,水平軸表示地址,垂直軸表示失真補償系數的值。這里,地址對應于輸入信號的功率。如圖1所示,在優化的過程中,在高地址值中生成理想失真補償系數與實際失真補償系數之間的差異。由于該差異,產生偽信號。
為了解決該問題,傳統上提出了將高于特定閾值的地址所對應的失真補償系數固定的技術(以下,通常也稱為“地址限幅”)。在此傳統地址限幅中,高于特定閾值(以下,通常也稱為“限幅閾值”或“地址限幅值”)的地址所對應的失真補償系數被設定為等于或小于該限幅閾值的地址中的最近地址所對應的失真補償系數(以下,通常也稱為“限幅系數”)。
例如,在日本特開2011-199428號公報和日本特開2001-284976號公報中描述了現有技術的示例。
然而,當限幅閾值被固定為過低的值時,地址限幅也被應用于高于限幅閾值的地址,其對應的失真補償系數被優化。另外,當限幅閾值被固定為過高的值時,實際上未優化的地址的失真補償系數被用作限幅系數。結果,產生偽信號。
因此,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一個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減少偽信號的產生的失真補償裝置和失真補償方法。
發明內容
根據實施方式的一方面,一種補償放大器的失真的失真補償裝置包括:乘法單元,其將輸入的發送信號乘以輸入的失真補償系數;生成單元,其生成與所述發送信號的功率對應的地址值;調節單元,當所生成的地址值高于設定的閾值時,該調節單元從存儲單元檢索與所述設定的閾值對應的失真補償系數并將所檢索到的失真補償系數輸入給所述乘法單元,當所生成的地址值等于或低于所述設定的閾值時,該調節單元從所述存儲單元檢索與所生成的地址值對應的失真補償系數并將所檢索到的失真補償系數輸入給所述乘法單元;以及閾值計算單元,其基于所生成的地址值計算閾值并利用所計算出的閾值更新所述設定的閾值。
附圖說明
圖1是示出理想失真補償系數與實際失真補償系數之間的差異的示圖;
圖2是示出根據第一實施方式的無線通信裝置的構造的示圖;
圖3是示出發送功率放大器的輸入-輸出特性的示圖;
圖4是用于說明由非線性特性引起的非線性失真的示圖;
圖5是示出根據第一實施方式的失真補償單元的構造示例的示圖;
圖6是示出根據第一實施方式的系數計算單元的構造示例的示圖;
圖7是示出根據第一實施方式的失真補償單元的處理操作的示例的流程圖;
圖8是用于說明在多個調節單元時段中根據第一實施方式的失真補償單元的處理操作的示圖;
圖9是用于說明由根據第一實施方式的失真補償單元執行的LUT更新處理的示圖;
圖10是示出根據第二實施方式的失真補償單元的處理操作的示例的流程圖;
圖11是用于說明根據第二實施方式的失真補償單元的處理操作的示圖;
圖12是示出根據第三實施方式的失真補償單元的處理操作的示例的流程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富士通株式會社,未經富士通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0576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