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以太網的數字電視復用器遠程控制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205726.4 | 申請日: | 2013-05-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1310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8 |
| 發明(設計)人: | 譚南;張偉忠;羅晴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中大電訊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21/24 | 分類號: | H04N21/24;H04N21/236;H04N21/23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0630 廣東省廣州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以太網 數字電視 復用器 遠程 控制 方法 | ||
1.一種基于以太網的數字電視復用器遠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各子任務模塊發送任務請求給發送數據模塊;
步驟2:控制客戶端識別出子任務類型,并通過發送數據模塊將子任務傳送的操作指令通過以太網發送給復用器客戶端;
步驟3:復用器客戶端對操作指令進行分析處理,做出響應,如所述操作指令是參數設置指令,則對復用處理時的參數進行設置,如所述操作指令是進行當前參數的監控指令,則將數據交換給控制客戶端;
步驟4:控制客戶端接收數據,并進行分析監測,然后結束任務流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以太網的數字電視復用器遠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任務模塊包括PSI分析模塊、PID映射模塊、PCR校正模塊、復用交織管理及包管理模塊及遠程控制模塊,所述PSI分析模塊對接收到的TS流數據包進行分析,得出對應的PID值,并將所述PID值傳送到PID映射模塊和復用交織包管理模塊;所述PID映射模塊對所述PSI分析模塊傳來的當前TS流的PID進行匹配,選擇通過或過濾,將通過的當前TS流的PID映射置換相應的PID;所述復用交織及包管理模塊用于根據各路TS流的數據量完成多路TS的復用交織,并定時控制包發生器產生PSI/SI包,當所有數據達不到系統的最大輸出碼率時控制空包發生器工作產生空包;所述PCR校正模塊用于將在線搜索模塊所匹配獲取的數據信息輸出并以語音形式進行播放;所述遠程通信模塊,通過套接字處理建立網絡連接,實現數據的接收及輸出,接收數據后傳送給PSI分析模塊,依次經PSI分析、PID映射、PCR校正、復用交織及包管理后的數據由所述遠程通信模塊輸出。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以太網的數字電視復用器遠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SI分析模塊對傳入復用器的TS流進行分析,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1:找到PID值為0x0000的節目關聯表PAT;
步驟12:在節目關聯表PAT當中找到所需節目以及該節目對應的PMT節目映射表的PID;
步驟13:根據PMT的結構,在各個PMT表中找到視頻、音頻、PCR包的PID值;
步驟14:將這些PID值傳送到PID映射模塊和復用交織包管理模塊。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以太網的數字電視復用器遠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ID映射模塊進行PID映射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21:把從PSI分析模塊傳來的當前TS流的PID值存在一個PID寄存器組中;
步驟22:根據PID在包中的固定位置,對TS流的包進行匹配,PID寄存器組中存在的PID就讓其通過,否則過濾掉;
步驟23:按照預先制定的置換策略置換相應的PID。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以太網的數字電視復用器遠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路復用交織與包管理模塊根據各路TS流的數據量完成多路TS的復用交織,并定時控制包發生器產生PSI/SI包,當所有數據達不到系統的最大輸出碼率時控制空包發生器工作產生空包,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31:當緩沖管理器送來的半滿信號為真時,根據各路的FIFO所指示的數據量值,完成最大值查找;
步驟32:當查找到某路TS流為最大值時,給最大值那路發送一個讀使能信號,并以用設定的系統復用時鐘速率讀取該路的包,其他路讀失效;
步驟33:當緩沖管理器送來的半滿信號為假時,發送控制命令控制空包發生器工作;
步驟34:當定時器達到40ms時,發送控制命令控制PSI/SI包發生器工作,產生相應的PSI和SI包;
步驟35:空包發生器和PSI/SI包發生器的控制信號和FIFO的讀使能信號的寬度應為系統復用時鐘寬度的188倍;
步驟36:當緩沖管理器的FULL信號為真時,表示待復用的信號碼率之和超過了系統的總碼率,向處理器發送中斷信號;
步驟37:各個數據包之間無縫連接,即前一個包發送完畢后的下一個數據一定要是下一個包的同步字節0x47,如果不是則向處理器發送中斷信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中大電訊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州中大電訊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05726.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