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獲取高斷裂韌性的TC18鈦合金擴散連接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205612.X | 申請日: | 2013-05-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8643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1 |
| 發明(設計)人: | 李金山;王川云;寇宏超;唐斌;王軍;張鐵邦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北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3K20/14 | 分類號: | B23K20/14;B23K20/233;B23K20/24 |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業大學專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慕安榮 |
| 地址: | 710072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獲取 斷裂韌性 tc18 鈦合金 擴散 連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鈦合金固態焊接領域,具體是一種獲取高斷裂韌性的TC18鈦合金擴散連接方法。
背景技術
鈦合金具有比強度高、中溫性能好等諸多優點,是制造航空航天工業所需先進復雜結構件的重要材料之一,而擴散連接技術是復雜整體結構件重要的成形手段,在滿足結構設計和制造要求的同時兼有提高材料利用率等優勢,因而國內外學者均對鈦合金擴散連接技術進行了研究。
Boeing公司在公開號為US7785429的專利中公開了一種獲取高強高韌鈦合金的熱處理方法,該方法將鈦合金加熱至相轉變溫度以上保溫獲得β相,而后控制冷卻速度低于30℉/min,冷卻至相變點以下的時效溫度并保溫,從而獲得全片層組織,且合金相較傳統鍛造、軋制退火狀態具有更高的斷裂韌性和抗拉強度。但該方法僅僅適用于熱處理后獲得高強高韌的鈦合金,如果將該方法用于擴散焊接,會引起擴散連接件顯微組織的惡化,同時由于該方法的實施成本高,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費。
文獻“Microstructures?and?interfacial?quality?of?diffusion?bonded?TC21titanium?alloy?joints,Hui-jie?LIU,Xiu-li?FENG.Trans.Nonferrous?Met.Soc.China21(2011)58-64”對TC21鈦合金在不同擴散溫度下顯微組織的演化情況進行了研究,給出了優化的擴散連接溫度值,并發現鈦合金在β相區進行擴散連接,界面閉合迅速,連接質量高。但是并未繼續探討擴散連接工藝對TC21鈦合金母材顯微組織的影響和由此引起的性能變化,更未涉及組織與性能控制技術。
TC18鈦合金名義成分為Ti-5Al-5Mo-5V-1Cr-1Fe,相變點為870℃,900℃下應變速率為0.1s-1時變形抗力為100MP,應變速率為1s-1時變形抗力為155MPa,屬于近β型鈦合金。相較其它鈦合金而言,TC18鈦合金相變溫度低、顯微組織熱穩定性弱,在較高溫度下進行擴散連接時極易造成母材與接頭的組織粗化,導致材料性能惡化,但擴散連接溫度過低導致接頭的連接質量降低,因此,選取能夠獲取高連接質量的近β鈦合金擴散連接溫度難度大,限制了TC18鈦合金擴散連接技術的發展。此外,在整體構件制造中,材料的熱處理與擴散連接是兩道工序,實現過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采用熱處理后材料進行擴散連接,造成材料組織在連接過程中發生惡化,從而影響構件性能;而連接后對整體構件進行熱處理以調整構件材料組織性能,技術難度高并易造成構件變形,消耗人力、能源。上述缺點限制了擴散連接在鈦合金重要結構件制造過程中的應用。
發明內容
為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TC18鈦合金擴散連接溫度不易控制、材料的熱處理與擴散連接分為兩道工序,熱處理后材料進行擴散連接時,材料組織在連接過程中發生惡化,從而影響構件性能的不足,本發明提出了一種獲取高斷裂韌性的TC18鈦合金擴散連接方法。
本發明的具體過程是:
步驟1:試件待連接表面處理。試樣表面進行打磨并拋光,使待連接表面呈現鏡面效果;將試樣浸入丙酮中超聲波除油處理1h,并置于丙酮中保存。
步驟2:試樣的相變與擴散連接。將待連接的各試樣組合后放入真空擴散焊機內實施相變與擴散連接;在實施擴散連接時,對真空擴散焊機爐腔抽真空至真空度為5×10-3Pa~7×10-3Pa時,以5~30℃/min的升溫速率使真空擴散焊機爐腔溫度升至880~900℃,通過真空擴散焊機的石墨壓頭對試樣施加5~20MPa的軸向壓力并保持1~2h,加壓中保持真空擴散焊機爐腔真空度在5×10-3Pa~7×10-3Pa以下,并保持真空擴散焊機爐腔溫度為880~900℃。得到連接后的TC18鈦合金全β相試樣。
步驟3:實施組織演化控制;繼續保持真空擴散焊機爐腔真空度在5×10-3Pa以下,并保持對得到的TC18鈦合金全β相試樣施加5~20MPa的軸向壓力;調整加熱功率,使控制真空擴散焊機爐腔溫度以1~10℃/min的冷卻速度降至600~700℃后保溫1~2h,同時位于真空擴散焊機內的試樣以1~10℃/min的冷卻速度降至600~700℃并保溫1~2h。保溫結束后使真空擴散焊機內的溫度降至室溫,同時位于真空擴散焊機內的試樣隨爐冷卻至室溫。得到組織演化控制后的TC18鈦合金全β相試樣。
所述試樣為鈦合金鍛態試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北工業大學,未經西北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0561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