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冷作模具鋼材料及合金變質劑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05472.6 | 申請日: | 2013-05-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2070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25 |
| 發明(設計)人: | 華林;朱春東;余小華;李建華;林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22C38/46 | 分類號: | C22C38/46;C22C38/56;C22C38/14;C21C7/00;C22C33/04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漢永嘉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萬榮 |
| 地址: | 43007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冷作 模具鋼材 料及 合金 變質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冷作模具鋼,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冷作模具鋼材料及合金變質劑。
背景技術
現有的冷作模具鋼無法應用于鑄造,或者鑄造得到的鑄件的性能存在缺陷,因此傳統的冷作模具原材料的改鍛多采用變向鍛造法,主要鍛造過程是:鐓粗-拔長-鐓粗,其存在的缺點是:鍛造工藝過程復雜,成本高,加工的效率低,而且鍛造模塊為簡單方形或圓柱體,與冷作模具模塊的實際形狀相差較大,需要再進行機加工。在鍛造后的機加工過程中,機加工量大,會造成大量材料和能源的浪費。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可適用于鑄造的冷作模具鋼材料及合金變質劑。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冷作模具鋼材料,除Fe外還包含以下元素,以重量百分比計:C?1.55~1.75%,Cr?11.50~12.50%,V?0.20~0.30%,Mo?0.45~0.55%,Si不大于0.25%,Mn不大于0.20%,S不大于0.030%,P不大于0.030%,Ni不大于0.15%,Cu不大于0.2%,Fe為余量,各元素重量百分比之和為100%。
在本發明所述的冷作模具鋼材料中,材料中除Fe外還包含以下元素,以重量百分比計:C?1.72%,Cr?12.03%,V?0.25%,Mo?0.50%,Si不大于0.25%,Mn不大于0.20%,S不大于0.030%,P不大于0.030%,Ni不大于0.15%,Cu不大于0.2%,Fe為余量,各元素重量百分比之和為100%。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適用于上述的冷作模具鋼材料的合金變質劑,變質劑中除Fe外還包含以下元素,以重量百分比計:RE?14.0~20.5%,Mg?3.0~4.5%,Si?25~30%,Mn?3.0~4.0%,Ca?3.0~5.0%,Ti?1.5~2.5%,Fe為余量,各元素重量百分比之和為100%。
在本發明所述的合金變質劑中,變質劑中除Fe外還包含以下元素,以重量百分比計:RE?18.2%,Mg?4.1%,Si?26.5%,Mn?3.0%,Ca?3.5%,Ti?2.1%,Fe為余量,各元素重量百分比之和為100%。
實施本發明的冷作模具模塊鑄造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發明的冷作模具鋼材料在鑄造后仍具有良好的性能,具有較高的硬度和沖擊韌性,能滿足冷作模具模塊的使用需求。通過鑄造工藝來制作冷作模具模塊,模具的機加工量大大減少,在保證冷作模具性能的同時,節約能源并且減少材料的浪費,生產周期也大大縮短。
2、本發明的合金變質劑可以加入到冷作模具鋼材料中,合金變質劑對線收縮率影響不大,變質劑可以使鑄件獲得比較好的金相組織,細化晶粒并且提高硬度值和沖擊韌性,改善鋼液的流動性和凝固性能,改善鑄件的成分偏析和鋼液的充型性能,使鑄件內合金元素分布更均勻,降低鑄件的表面粗糙度。
附圖說明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附圖中:
圖1是冷作模具模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冒口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冒口的主視圖;
圖4是冒口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對本發明的技術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現對照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冷作模具鋼材料中除Fe外還包含以下元素,以重量百分比計:C1.55~1.75%,Cr?11.50~12.50%,V?0.20~0.30%,Mo?0.45~0.55%,Si不大于0.25%,Mn不大于0.20%,S不大于0.030%,P不大于0.030%,Ni不大于0.15%,Cu不大于0.2%,Fe為余量,各元素重量百分比之和為100%。在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中,C?1.72%,Cr?12.03%,V?0.25%,Mo?0.50%,Si不大于0.25%,Mn不大于0.20%,S不大于0.030%,P不大于0.030%,Ni不大于0.15%,Cu不大于0.2%,Fe為余量,各元素重量百分比之和為10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理工大學,未經武漢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0547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