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核事故應急處理及輔助決策支持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204865.5 | 申請日: | 2013-05-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1738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17 |
| 發明(設計)人: | 蘇振遠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省核應急辦公室 |
| 主分類號: | G06Q50/26 | 分類號: | G06Q50/2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0013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事故 應急 處理 輔助 決策 支持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公共核安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核事故應急處理及輔助決策支持系統。
背景技術
能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也是影響生態文明的重要因素。核電是世界上最安全、最清潔的高效能源。發展核電是保障經濟發展的需要,是調整能源結構的需要,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需要,也是建設美麗中國,保護環境和可持續發展,實現能源戰略中國夢的必然選擇。
核電又是把“雙刃劍”。在和平利用核能發電造福人類的近六十年中,也發生多起嚴重核事故,特別是1986年4月26日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和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對和平利用核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也進一步給人們敲響了警鐘,在積極發展核電的同時,必須重視核安全。核安全是核電發展的生命線,離開“安全”,核電發展便無從談起。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后,各國政府、國際原子能機構(InternationalAtomicEnergyAgency,IAEA)非常重視核安全和核事故應急工作。2012年3月27日,IAEA在韓國首爾舉行了第二屆核安全峰會,胡錦濤主席出席會議,并就新形勢下增進核安全的提出四點主張,其中強調:堅持科學理性的核安全理念,增強核能發展信心。正視核能安全風險,增強核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推動核能源安全、可持續發展;強化核安全能力建設,承擔核安全國家責任。建立健全核安全法律和監管體系,強化核應急隊伍建設,加大研發投入,加強人員培訓。胡主席大會發言,既是對我國核安全的承諾,也是對我國核事故應急處置和技術開發提出更高要求。
做好核電安全工作,一方面,在核電項目選型上,選擇世界上最成熟的、安全可靠的機組。世界上發展核電已經走過近60年的歷程,核電量已經達到全球總發電量的16%,有成熟的技術可供學習借鑒。同時,加強核電設計、建造和運行的安全監督管理,從源頭控制,加強安全管理;另一方面,萬一發生不可抗拒的超設計基準事故,建立核事故的最后一道屏障,開展核事故應急。我國政府是服務型政府,面對重大災難執行力強,具有獨特優勢,制定可行的核應急預案,落實各項核應急措施,特別是根據核事故的特性,充分利用現代技術,不斷改善核應急條件,以更科學、快速有效的辦法,保護公眾、保護環境。
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和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的共同特點,都是發生了爆炸而導致放射物迅速泄漏,隨大氣擴散。一旦擴散,放射煙羽沉降,危及公眾生命安全。在一定輻射劑量影響下,時間與人員接照射劑量成正比。人員停留的時間越長,接受照射的劑量越大,對人體的傷害也越大。時間是核應急的生命、是公眾的生命。我省經過十多年工作實踐和探索,認為在核電站事故情況下保護公眾,應當突出“快”。
因此,如何快速了解、判斷事故情況,快速科學決策、組織應急響應,快速采取應急響應措施是本領域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只要保障快速行動,公眾可能受到的危害越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核事故應急處理及輔助決策支持系統,以解決上述問題。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核事故應急處理及輔助決策支持系統,包括進行數據計算和處理的處理服務器,其中:
所述處理服務器包括信息采集模塊、建模和求解模塊和應急防護行動方案模塊,其中:
所述信息采集模塊,用于采集區域內核電站工況信息和事故源采集信息、氣象信息和多個輻射監測站的監測信息,對所述核電站工況信息和事故源采集信息、氣象信息和監測信息進行預處理,建立預案數據模型;
所述建模和求解模塊,用于利用預案數據模型,求解區域內預估事故擴散模型數據庫;
所述應急防護行動方案模塊,用于根據所述預估事故擴散模型,加載預先設置的緊急防護行動通用干預水平信息,利用所述預估事故擴散模型的算法和規則,當達到預設條件成立時,觸發數據檢索、運算,從預估事故擴散模型的數據庫中查找應對最優解的事故擴散模型,解析優化后的事故擴散模型,經過歸納計算,生成針對區域內相應的各個子區域的應急防護行動方案。
進一步地,還包括多維地理信息與應急指揮平臺;
所述多維地理信息與應急指揮平臺,用于將指揮操作、信息查詢以及核領域評價干預和多維地理信息平臺結合,實現對事故發生周邊地形的進行二維和/或三維地形展示,三維建模和全景影像展示,以及應急資源的查詢、干預水平信息、放射煙羽擴散的展示,以多維地理信息平臺為支撐實現事故定位、指揮、分析、標繪、評價;
所述多維地理信息平臺,用于使用點對點通訊技術達到分布式的地圖標繪功能,通過不同辦公地點的演習及應急人員在同一個地圖界面上進行各項數據的標繪。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省核應急辦公室,未經江蘇省核應急辦公室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0486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