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通過氫亞磷酸二酯中間體合成磷氨米酮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04733.2 | 申請日: | 2013-05-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4243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14 |
| 發明(設計)人: | 孫麒;龔珊珊;楊慶昆;蒲守智;劉國棟;多樹旺;肖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K9/00 | 分類號: | C07K9/00;C07K1/16;C07K1/06 |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 地址: | 330013 江西***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通過 磷酸二酯 中間體 合成 磷氨米酮 方法 | ||
1.一種通過氫亞磷酸二酯中間體合成磷氨米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四個步驟:
(1)、利用α-L-三乙酰鼠李糖,芐氧基二異丙基氨基亞磷酰氯在堿性條件下生成亞磷酰胺中間體;(2)、經酸催化水解得到α-L-鼠李糖基-1-氫亞磷酸二酯中間體;(3)、利用氧化偶聯方法將與亮色二肽芐酯氮端反應得到磷酰胺前體;(4)、最后采用一鍋法,氫化和去乙酰化脫除磷酰胺前體的全部保護基,經葡聚糖凝膠層析純化得到磷氨米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過氫亞磷酸二酯中間體合成磷氨米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α-L-三乙酰鼠李糖與芐氧基二異丙基氨基亞磷酰氯的摩爾比例為1:1-3,縛酸用的有機堿為:三甲胺、三乙胺、三正丙胺、三異丙胺、三正丁胺、三異丁胺、三戊胺、三己胺、三辛胺、N-甲基嗎啉、N-甲基環己胺、1,4-二甲基哌嗪、?二異丙基乙基胺、1,8-二氮雜二環[5.4.0]十一碳-7-烯中的任意一種,鼠李糖與有機堿的摩爾比例為1:1-5,反應溶劑為無水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氯仿、乙醚、乙腈、四氫呋喃、1,4-二氧六環中的任意一種,反應溫度在-80oC至+80oC,反應時間在30分鐘至3小時。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過氫亞磷酸二酯中間體合成磷氨米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亞磷酰胺中間體水解反應中使用的酸性催化劑為:1H?-四氮唑、?4,5-二氰基咪唑、?1,2,4-三氮唑、?4-硝基苯酚、?N-羥基琥珀酰亞胺、1-羥基苯并三唑、咪唑鹽酸鹽、N-甲基咪唑鹽酸鹽、吡啶鹽酸鹽、吡啶對甲苯磺酸鹽、三乙胺鹽酸鹽中的任意一種,反應溶劑為乙腈、?四氫呋喃、?1,4-二氧六環中的任意一種,反應溫度在-50?oC至+80?oC,反應時間在10分鐘至2小時。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過氫亞磷酸二酯中間體合成磷氨米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氧化偶聯反應中使用的氧化劑為:四氯化碳、六氯乙烷、四溴化碳、N-溴代琥珀酰亞胺、碘中的任意一種,氫亞磷酸二酯與氧化劑的摩爾比為1:5-30,有機堿為三甲胺、三乙胺、三正丙胺、三異丙胺、三正丁胺、三異丁胺、三戊胺、三己胺、三辛胺、N-甲基嗎啉、N-甲基環己胺、?1,4-二甲基哌嗪、?二異丙基乙基胺、?1,8-二氮雜二環[5.4.0]十一碳-7-烯、?吡啶、2,6-二甲基吡啶中的任意一種,中間體氫亞磷酸二酯與有機堿的摩爾比例為1:2-20;反應溶劑為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氯仿、乙醚、乙腈、四氫呋喃、1,4-二氧六環中的任意一種,反應溫度在-50?oC至+80?oC,反應時間在15分鐘至3小時。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過氫亞磷酸二酯中間體合成磷氨米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反應中使用的溶劑為:無水甲醇、乙醇、丙醇、異丙醇、正丁醇、異丁醇、叔丁醇、乙腈、四氫呋喃、1,4-二氧六環中的任意一種,氫氣反應的壓力在1-5大氣壓,催化劑可使用磷酰胺前體5%-10%重量比例的5%-10%的鈀碳或鈀碳酸鈣或鈀氧化鋁或雷尼鎳,反應時間在1-5?小時,溫度在0?oC至50?oC之間,脫乙酰化反應中使用的有機堿為甲醇鈉、碳酸鉀、氨/甲醇溶液中的一種,磷酰胺前體與有機堿的摩爾比例為1:5-50,反應時間在3-10小時,溫度在0-5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西科技師范大學,未經江西科技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04733.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可卷線LED后殼及LED顯示模組
- 下一篇:集成飛行器飛行控制單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