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小型無人直升機開發測試平臺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03932.1 | 申請日: | 2013-05-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7912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04 |
| 發明(設計)人: | 張永安;劉玉燾;程相卿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5B23/02 | 分類號: | G05B23/02;G05B17/02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松花江專利商標事務所 23109 | 代理人: | 張宏威 |
| 地址: | 150001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小型 無人 直升機 開發 測試 平臺 | ||
1.小型無人直升機開發測試平臺,其特征是:它包括上位機控制單元(1)和底層控制單元(12);
所述上位機控制單元(1)包括PC機MATLAB/SIMULINK開發工具包(2)、一號無線通信模塊(10)和一號天線(11);
所述PC機MATLAB/SIMULINK開發工具包(2)包括導航傳感器數據預處理模塊(3)、系統模型辨識模塊(4)、在線仿真測試模塊(5)、現場飛行監控模塊(6)、串口模塊(7)和CCS?link模塊(8);
導航傳感器數據預處理模塊(3)用于對導航傳感系統的數據進行預處理,還用于將該預處理后的數據發送給系統模型辨識模塊(4),還用于與串口模塊(7)進行數據交互;
系統模型辨識模塊(4)用于根據預處理數據對系統模型進行辨識;還用于將辨識結果發送給在線仿真測試模塊(5);還用于與串口模塊(7)進行數據交互;
在線仿真測試模塊(5)用于對控制器模型和參數進行在線仿真測試,并將仿真測試結果發送給CCS?link模塊(8);還用于與串口模塊(7)進行數據交互;
現場飛行監控模塊(6)用于根據在線仿真測試模塊(5)驗證過的控制器對無人直升機進行現場飛行監控,還用于與串口模塊(7)進行數據交互;
串口模塊(7)用于提供數據的交換接口;
CCS?link模塊(8)用于將Matlab/Simulink程序轉換成DSP程序,供底層控制器(15)下載;
一號無線通信模塊(10)用于通過一號天線(11)收發無線信號;還用于串口模塊(7)進行數據交互;
底層控制單元(12)包括底層控制器(15)、伺服驅動系統(16)、執行機構(17)和導航傳感系統(18);
二號天線(13)的末端與無線通信模塊(14)的無線信號端口連接;所述底層控制器(15)的無線信號輸入或輸出端與無線通信模塊(14)的無線信號輸出或輸入端連接;所述底層控制器(15)通過SCI接口與伺服驅動系統(16)連接;所述伺服驅動系統(16)用于驅動執行機構工作;導航傳感器系統(18)的采集信號輸出端與底層控制器(15)的采集信號輸入端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無人直升機開發測試平臺,其特征在于導航傳感器數據預處理模塊(3)用于對導航傳感系統的數據進行預處理,所述預處理的內容包括:消除導航傳感系統的漂移以及無人直升機震動帶來的干擾,并進行解算;
具體為:首先底層控制器采集導航傳感器的數據,通過無線模塊上傳到導航傳感器數據預處理模塊,然后對這些數據進行測漂、定標、補償和Kalman濾波預處理,并解算出相應的位置和姿態信息。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無人直升機開發測試平臺,其特征在于系統模型辨識模塊(4)用于根據該預處理數據對系統模型進行辨識,具體過程為:系統辨識模塊(4)將控制輸入序列以無線的方式發送給底層控制器(15),并采集導航傳感器的測量數據,然后根據導航傳感器數據預處理模塊(3)發送的預處理數據辨識出無人直升機的模型參數。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小型無人直升機開發測試平臺,其特征在于在線仿真測試模塊(5)用于對控制器模型和參數進行在線仿真測試,其過程為:利用系統辨識模塊(4)辨識出的無人直升機模型參數搭建控制器模型,并對控制器模型和參數進行數值仿真初步驗證;然后通過控制測試對控制參數的反復修正,直至達到預期的控制效果。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小型無人直升機開發測試平臺,其特征在于現場飛行監控模塊(6)用于根據在線仿真測試模塊(5)驗證過的控制器對無人直升機進行現場飛行監控,具體過程為:接收底層控制器(15)發送的無人直升機飛行狀態信息,并實時顯示;所述飛行狀態信息包括無人直升機的位置、姿態、速度和角速度。
6.根據權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小型無人直升機開發測試平臺,其特征在于底層控制器(15)采用32位高性能DSP芯片實現。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小型無人直升機開發測試平臺,其特征在于底層控制單元(12)還包括鋰電池組(19),所述電池組(19)用于給底層控制器(15)提供工作電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工業大學,未經哈爾濱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03932.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