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血清分離方法及裝置無效
申請號: | 201310203669.6 | 申請日: | 2013-05-27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9304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1 |
發明(設計)人: | 葉嘉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揚清芯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G01N1/34 | 分類號: | G01N1/34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地址: | 215000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血清 分離 方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血清分離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基于人體體液例如血液、尿液和唾液的生化醫學檢測,可以提供反應人們健康狀態的重要信息。目前,血液檢測是生物醫學、臨床診斷、衛生檢疫診斷中最廣泛的樣本檢測,但是紅細胞的存在對血液檢測中的光譜分析存在很大的干擾,因此如何快速方便地從全血中分離出血清一直是血液檢測研究的熱點與難點問題。
目前,絕大多數醫院和實驗室還是使用大型的離心機分離血清和血細胞,此方法需要從患者體內抽取毫升量的血液樣本,而真正用于檢測的樣本僅僅數十乃至數微升,導致樣本的大量浪費;而且此類離心設備體積大,機械結構復雜,血清分離過程和檢測是分開獨立進行,易引起血液樣品的損失和污染,不適合臨床診斷和微型分析系統的集成化,不能滿足醫療診斷中微型全分析系統發展的需要,因此有必要發展一種新的微分離技術。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目前血清分離提取方法的不足之處,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新型的血清分離方法及裝置,該裝置由血液入口、血清分離柱、血清出口和血清收集管構成。
本發明所提供的血清分離方法及裝置,所述的血清分離柱的材料為玻璃、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內部填充有不同孔徑的微球。
本發明所提供的血清分離方法及裝置,所述的微球材料可以是聚碳酸酯、聚乙烯等高分子聚合物,也可以是玻璃、二氧化硅等無機化合物。微球粒徑為10~200微米,可以是單一粒徑的微球,也可以是不同粒徑的微球組合。
本發明所提供的血清分離方法及裝置,所述的血清出口的大小小于微珠的大小,即微球被堵塞于血清出口。例如,當所使用的最大的微珠粒徑為150微米時,血清出口直徑可以為120微米。
本發明所提供的血清分離方法及裝置,其原理為:將全血從進樣口加入,血液樣品在重力或者一定負壓作用下流經血清分離柱,血細胞被截留,血清則從微珠間的孔隙流出,最后進入血清收集管。
采用本發明所提供的血清分離方法及裝置進行血清的提取,設備簡單、操作簡便、分離效率高。
附圖說明
圖1.本發明提供的一種血清分離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其中,A為進樣口;B為血清分離柱;C為血清出口;D為血清收集管;E為小粒徑微珠;F大粒徑微珠。
具體實施方案
下面的實施例將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發明予以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一種血清分離裝置
如圖1所示,本發明提供的一種血清分離芯片,進樣口A、分離柱B、血清出口C、血清收集管D組成,其中血清分離柱內填充有一種(粒徑為100μm)或者兩種粒徑(粒徑分別為20μm和100μm)的玻璃微珠。血清分離步驟如下:將全血從進樣口加入,血液樣品在重力或者一定負壓作用下流經血清分離柱,血細胞被截留,血清則從微珠間的孔隙流出,最后進入血清收集管。使用該血清分離裝置,可以在2min內制備得約5μL的血清樣品。
采用本發明所提供的血清分離方法及裝置進行血清的提取,設備簡單、操作簡便、分離效率高。而且這種裝置可以很容易地和后續的生化檢測分析進行整合,實現全自動、高通量的生化檢測,具有極其重要的實用價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揚清芯片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揚清芯片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0366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