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混合調制模式電力載波通信的即插即用模塊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02944.2 | 申請日: | 2013-05-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8109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04 |
| 發明(設計)人: | 周淵;周尚 | 申請(專利權)人: | 珠海精訊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廣西電網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B1/04 | 分類號: | H04B1/04;H04B3/5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聯瑞聯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鄭自群 |
| 地址: | 519000 廣東省珠海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混合 調制 模式 電力 載波通信 即插即用 模塊 | ||
1.基于混合調制模式電力載波通信的即插即用模塊,其特征在于,包括:耦合電路、濾波電路、3級帶通增益控制放大電路、接口電路、工頻過零同步電路、載波芯片、發射電路;其中信號依次經過耦合電路、濾波電路、3級帶通增益控制放大電路、接口電路、工頻過零同步電路進入載波芯片調制解調后,再經過發射電路以及耦合電路發出。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混合調制模式電力載波通信的即插即用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電路包括中周L2、L3;三極管N1、N2;電阻R1、R2、R3、R4、R5、R6、R7、R22;
電容C2、C3、C4、C12、C25、C8、C9、C11、C13;二極管D1、D2;電感L1;其中輸入信號通過電阻R1與電容C5接三極管N1的基極,R1與C5連接節點通過電容C3接地;C3的兩端分別并聯電容C2、電感L1、二極管D1、二極管D2;電容C5與三極管N1的基極相連的節點通過電阻R3接地;三極管N1的發射極通過電阻R4接地,R4的兩端并聯電容C12;三極管N1的集電極接中周L2的1腳,中周L2的3腳通過電容C6與1腳相連,2腳接電源,7腳與8腳相連并接地,4腳與三極管N2的基極相連,5腳懸空,6腳通過電容C8接地,且6腳還通過電阻R5接出;三極管N2的發射極通過電阻R6接地,R6的兩端并聯電容C13,集電極與中周L3的1腳相連;中周L3的3腳通過電容C9與1腳相連,2腳與中周L2的2腳連接,且兩者連接的節點通過電阻R22接電源;R22與電源連接的節點通過電阻R2與三極管N1的基極連接;R2與電源連接的節點通過電容C4接地;R22與中周L3的2腳相連的節點通過電容C25接地;中周L3的4腳接信號輸出端,5腳懸空,6腳通過電阻R7以及R5與中周L2的6腳相連;且電阻R7與6腳相連的節點通過電容C11接地。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混合調制模式電力載波通信的即插即用模塊,其特征在于,耦合電路包括電感L4、L6,雙向瞬態電壓抑制器VP1,耦合線圈T1,電容C21;其中耦合線圈T1的1腳連接電感L4,且1腳連接于電力載波的輸入端,5腳上串聯電感L6以及電容C21;雙向瞬態電壓抑制器VP1連接于5腳上并接地,2腳懸空。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混合調制模式電力載波通信的即插即用模塊,其特征在于,工頻過零同步電路包括電阻R14、R19、R20、R21、R23、R24、R25、R26;電容C21、C22、C23、C26;二極管D10、D11;光耦PT1;三極管N7;雙向瞬態電壓抑制器VP1;耦合線圈T1;其中光藕PT1輸入端一腳接測試端口,另一腳通過電容C22與電阻R14連接電源,電容C22與其連接的節點接地;光藕PT1輸出端的一腳通過電阻R19、R20與變壓器的4腳相連,另一腳與三極管N7的集電級相連;三極管N7的基級通過電阻R21、R23、R24、R25、R26接輸出;三級管N7的發射級接地,基級通過二極管D10接地;R19與R20相連的節點通過二極管D11接地;R20與耦合線圈T1的4腳相連的階段通過電容C23接地,C23的兩端并聯電容C26;耦合線圈T1的3腳通過電感L6與電容C21接輸出;且3腳還通過雙向瞬態電壓抑制器VP1接地。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混合調制模式電力載波通信的即插即用模塊,其特征在于,發射電路包括三極管N5、P1、P2、N6;電容C15、C20、C19、C21;二極管D5、D6、D7、D8;電阻R11、R12、R22;電感L4、L6;耦合線圈T1,雙向瞬態電壓抑制器VP1;
其中三極管P1的基極依次通過電阻R11、電容C15、電阻C19以及電容R12接三極管N5的基極;三極管N5的基極通過二極管D8與發射極連接;三極管P1的基極通過二極管D5與發射極連接,且發射極接電源;三極管P1的集電極與三極管N5的集電極相連,且相連的節點分別與三極管N6以及三極管P2的基極連接;三極管N6的發射極與三極管P2的發射極連接;三極管N6的集電極通過二極管D6與發射極連接;三極管P2的集電極通過二極管D7與發射極連接,三極管P2的集電極與三極管N5的發射極連接且接地;三極管N6的發射極與三極管P2的發射極連接連接的節點依次通過電容C20與電感L4與耦合線圈T1的1腳相連;中周的1腳接信號輸入,2腳懸空,3腳接地,5腳依次通過電感L6與電容C21接輸出,且5腳還通過雙向瞬態電壓抑制器VP1接地。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混合調制模式電力載波通信的即插即用模塊,其特征在于,載波芯片電路包括兩級四階濾波放大電路,ADC電路、數據處理DSP電路、信道采集DSP電路、混合模式解調器、混合模式調制器、DAC電路、增益控制、過零同步處理器、多路徑組網協議、協議處理器、串行接口、OSC電路、SRAM處理器、I/O接口、FLASH;其中電力載波信號經過兩級四階濾波放大電路,且通過增益控制對兩級四階濾波放大電路的信號進行處理,再經過ADC電路然后分成兩路一路經過數據處理DSP電路,一路經過信道采集DSP電路后匯集再經過混合模式解調器,再經由協議處理器后經過串行接口發出;其中經過數據處理DSP電路的信號還經過混合模式調制器再經過DAC電路發出;另一路電力載波信號通過過零同步處理器同步處理,再經過信道采集DSP電路進行匯集;其中混合模式調制器與串行接口之間互為信號傳輸;經由混合模式解調器的信號還將經過多路徑組網協議,多路徑組網協議與信道采集DSP電路之間互為信號傳輸;另外接的OSC電路、SRAM處理器、I/O接口、FLASH通過總線與信道采集DSP電路電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珠海精訊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廣西電網公司,未經珠海精訊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廣西電網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02944.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